盛夏時節,熱潮涌動。近日,在墾利開發區,遠藍新能源成功摘牌2023-13號地塊;綠洲電子年產1200噸高端聚酰亞胺薄膜項目施工現場一片忙碌景象;勝通光科MLCC聚酯基膜項目現場,設備安裝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
一個個場景是墾利開發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2023年上半年,墾利開發區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29.7億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實現59億元,撐起“半壁江山”。
墾利開發區鳥瞰圖
(資料圖)
培育龍頭企業,優化升級產業鏈
墾利開發區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定位為核心主導產業,精準發力開展招商引資,豐富載體平臺,加快完善、延長產業鏈條,生產要素快速聚集,產業集群迅速崛起。
勝華新材是全球最大的鋰電池電解液溶劑供應商,高端碳酸酯類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的40%以上,今年上半年30萬噸電解液項目投產,實現電解液全產業鏈條發展。東材科技作為國內絕緣材料龍頭企業,旗下勝通光科深耕光學薄膜領域,同時布局抗蝕干膜、MLCC基膜等高端板塊,全面進軍光學膜材料行業國際前5強。山東綠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200噸高端聚酰亞胺薄膜生產基地即將建成投產,奠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基礎;山東言泉新材料有限公司,建成了國內首條纖維素納米纖維材料工業化生產線,打破了日本、芬蘭和美國對納米纖維素行業技術的壟斷。
勝華新材料鳥瞰圖
強化要素保障,提升園區承載力
發展離不開土地支撐,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土地要素瓶頸逐漸凸顯。墾利開發區全面融入東營市鋰電產業發展戰略,規劃用地4860畝,作為東營市鋰電產業園核心區,以勝華新材為中心向東西向及同興路兩側延展。目前,計劃總投資63.4億元的在建和儲備項目有序推進,2萬噸/年硅基負極、10萬噸/年碳酸甲乙酯及公用工程、10萬噸/年液態鋰鹽、1.1萬噸/年添加劑、年產5萬噸碳酸甲乙酯裝置技術改造、碳酸二甲酯車間提質增效技術改造等項目,產業鏈條更長,競爭力更強。
為支持產業鏈條延伸,開發區在核心位置規劃新能源產業園,占地1050畝,其中560畝已由國有平臺公司進行摘牌,招引落地引領性的儲能電池及動力電池生產項目,通過“代建-租賃-回購”模式支持項目建設,大大減少企業前期對土地使用權購買、廠房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大額的資本投入,促進項目快速落地投產。
新能源產業園區規劃效果圖
聚焦鏈式招引,激活產業強引擎
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園區承接、要素保障配套,吸引企業紛紛來訪洽談,一批優質項目實現簽約落地,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聚發展的大好局面。
新能源方面,開發區深化“資源換產業”戰略,集中力量推動重點大型儲能項目落地,遠景儲能等3個國內龍頭新能源項目在5月份密集簽訂框架協議,預計年內可實現首個鋰電儲能項目開工建設;年篩分15萬噸負極材料項目實現試生產。新材料方面,東昇光學膜材料、勝橋全生物降解消防材料、合利榮陶瓷材料等項目先后落地;光電產業園首家企業漢唯光電入駐并實現試生產,實現光學鏡片、鏡頭的全產業鏈一體化生產,進一步延伸光電信息記錄材料產業鏈條。
“一年打基礎、兩年上規模、三年成鏈條”,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墾利開發區在加強電解液產業鏈上下游拓展,打造全球產能最大的電解液全產業鏈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將依托我市豐富的綠電、烯烴等優勢資源,著力招引電池隔膜、高端負極材料、正極材料、pack組裝等企業,加快實現鋰電池全產業鏈集群發展;同時,鞏固勝華新材、勝通光科行業領先優勢,打造國內首屈一指的鋰電基礎材料和光電新材料生產基地,并逐步向電子元器件、光電顯示終端等下游產業延伸,奮力打造光電產業集群高地。(吳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