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食品飲料板塊10日集體飄紅 天氣變熱銷售旺季到來(引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飲料熱賣 各路“文章”眼花繚亂(主題)
文/ 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涂端玉 趙方圓 文靜
尼爾森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市場整個非酒精飲料品類(不含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4%,而脈動在第一季度的銷量同比增長13.6%。達能近期表示,在中國市場的飲用水業務方面,脈動今年開局“令人鼓舞”;奈雪的茶今年“五一”假期期間5天銷售額破億元,全國門店銷量同比增長120%。
飲料廠家,各路茶咖商家都在摩拳擦掌——天氣漸熱,進入消費旺季,“說故事”“拼茶底”“打價格戰”的時候到了!受消費市場帶動的還有資本市場。食品飲料板塊10日集體飄紅,在業界觀點看來,飲料好賣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大眾消費信心的提升、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中國經濟的韌性。
有茶飲商家打出“99元喝6杯”的口號。
茶飲店柜臺上茶飲、飲料產品琳瑯滿目。
茶咖商家轉做“茶文章” 消費者選擇趨理性
“99元喝6杯!”就問這樣的力度吸不吸引你。10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走訪廣州市區內多家茶飲店注意到,當前各大茶飲店推出的新品,從突出牛奶的品質,轉向突出茶葉品質,而伴隨消費者趨于理性,昔日的“網紅”品牌也不再門前排長龍。記者在位于天河區石牌橋的喜茶店看到,曾經排長隊的線下門店,目前基本不用排隊點單。店內收銀臺旁多個透明玻璃管陳列著名為“綠妍”“嫣紅”的實物茶葉。記者下單一杯茶飲,不到3分鐘便制作完成。打開點單小程序,在簡單茗茶一欄顯示有多款標注著“真茶有禮”的產品,其中一款售價13元、名為芝芝巖嵐的茶飲宣稱使用全新武夷山“巖嵐”烏龍;另一款售價8元的純綠妍茶宣稱“甄選茶園定制綠妍茶底”。
在位于天河區的一家星巴克,記者看到門店在售的含茶類產品也選擇較多,包括4款茶拿鐵、3款冰搖茶、3款熱茶,還有一款零售價90元、規格45g/聽的英式早餐紅茶。不過記者注意到,現場消費者大多依然選購了咖啡。
在另一家名為“初茶”的茶飲店門口,店主正在推薦一款翠芽鐵觀音的鮮萃茶;登錄瑞幸小程序,時下主打的“夏日冰咖季”系列飲品中也出了限定茶咖,一款售價20元“碧螺知春拿鐵”的商品詳情中,不僅有碧螺春的產區,還有采摘時間、制作工序、文化背景等介紹信息。
繼“奶文章”后,茶咖商家開始做起了“茶文章”。此次喜茶推出“甄選茶園標準”,并且表示今年實現主要茶葉配方自主研發,對此消費者是否買賬?采訪中,多數消費者向記者表示,目前喝喜茶的次數少了,只有當出新品時才會嘗試。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目前茶飲市場熱度下降,僅通過茶葉選取恐怕難以取悅年輕消費者,“對于年輕消費者來說,喝茶飲還是嘗鮮比重較大。”李先生說。
“愛喝茶的消費者肯定還是傾向于自己買茶葉、泡茶喝。我現在都喝一些純茶飲品,價格相對喜茶便宜很多。”市民黃女士也表示,自己是一個好奇心爆棚的消費者,如果喜茶要出新品還是會嘗試一下。
現制茶飲增速最快,復合年均增長率25.5%
記者留意到,茶飲店與咖啡店可謂開得“滿大街”都是。而據美團發布的《2022茶飲品類發展報告》(簡稱:《報告》,其中提到的茶飲概念包含現制茶飲、零售茶飲)顯示,2020年底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達到4100億元,其中現制茶飲增速最快,2020年市場規模1136億元,到2025年預計會達到3400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25.5%。
據悉,2022年現制茶飲品類在飲品“賽道”中門店數占比61.9%,占據一定的飲品市場規模。經歷了幾年時間的高速發展,從近3年的門店發展來看,現制茶飲門店增速放緩,其2022年門店數增速低于現制咖啡14.8個百分點。不過,近3年,相比咖啡品類,現制茶飲連鎖化率發展更快,從2020年41.2%,一路增長到2022年55.29%。《報告》顯示,從訂單量來看,茶飲訂單量目前主要集中于新一線市場,下沉市場訂單占比已從2020年的15.9%,提升到2022年的20.6%,增長了4.7個百分點。一線及新一線城市訂單有所收縮。
不過,《報告》也提及,在南方市場,茶飲受歡迎程度依然高于咖啡。美團數據顯示,2022年,廣西、廣東、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區茶飲門店數占比顯著高于咖啡門店數占比。茶飲品類繼續鞏固南方市場,廣東仍在門店數占比排名中位列第一,北方市場正在加速發展。
今年4月底,艾媒咨詢公布的調查分析顯示,新式茶飲消費者價格接受度集中在11元~20元,較前年略有下探。消費者喜好的前三茶飲類別,分別是奶茶系列、水果茶系列、奶蓋茶系列。艾媒咨詢分析指出,2023年有24.6%的中國新式茶飲消費者表示未來消費頻率將變高,10.6%的消費者表示消費頻率減少,消費者的需求將持續上漲。新式茶飲行業的玩家居多,且行業內品牌將加速擴張的步伐,促使行業競爭持續加劇。
食品飲料板塊10日集體飄紅
天氣漸熱,飲料行業進入消費旺季,飲料股也跟著火了起來。5月10日,食品飲料板塊集體飄紅,有59只個股出現不同程度漲幅,其中就包括了養元飲品、香飄飄、三元股份、東鵬飲料、熊貓乳品等個股。
金證研分析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消費風格指數成分股的歸母凈利潤平均值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長10.2%,而A股整體的消費板塊平均ROE也有明顯提升,其中,食品飲料、家電兩個板塊在一季度實現的凈利潤平均值,較同期分別增長17%、14%。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消費行業內部的企業“涇渭分明”,必選消費品就包括了飲料食品、糧食、調味料等,必選消費領域的個股,其長期投資價值會較可選消費品領域的個股明顯,而可選消費領域的個股,其成長性或會比可選消費領域的更強。
“食品飲料行業的內生動力正在逐步增強,我國經濟整體向好,再加上消費復蘇,促使整個中國的茶飲及飲料行業很有可能在2023年呈現全方位多維度爆發現象。”中國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對于相關行業企業來說,“有前景有盼頭”。“就在最近,我們走訪市場進行了一番調研,發現茶飲及飲料企業的整體預訂量包括人員配置、原料等方面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相信在接下來的第二第三第四季度,各個企業在供應鏈的準備上會更加充分,目前來看發展態勢也會持續紅火。”朱丹蓬表示,飲料消費的紅火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大眾消費信心的提升、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中國經濟的韌性。
數說
美團報告顯示,現制茶飲2020年市場規模達1136億元,到2025年預計會達到3400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25.5%。
近年來現制茶飲門店增速有所放緩,其2022年門店數增速低于現制咖啡14.8個百分點。
艾媒咨詢的調查分析顯示,新式茶飲消費者價格接受度集中在11元~20元,較前年略有下探。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