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充滿生機的綠色夏季,我們相聚多彩貴州,共同研討綠色化學合成、天然藥物化學服務,助推民族藥高質量發展。”8月4日,在首屆貴州省科技節開幕之際, 2023綠色及天然產物化學服務民族藥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貴陽舉行。貴州省天然產物研究中心黨委委員、常務副主任楊小生出席并致辭,他對各位院士、專家學者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長期以來支持和關心貴州省天然產物研究中心和貴州醫科大學的發展表示衷心感謝。
貴州省天然產物研究中心黨委委員、常務副主任楊小生
楊小生介紹,貴州醫科大學(原“國立貴陽醫學院”)于1938年建校,是當時全國最早直屬教育部的9所高等醫學院校之一,同時是貴州目前唯一的醫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貴州省天然產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天產中心”)前身為貴州省中國科學院天然產物化學重點實驗室,是貴州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科學院于1998年聯合廈門組建的一類科研事業機構。“天產中心由郝小江院士牽頭組建,2003年入選科技部首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5年與貴州醫科大學整合,2016年12月科技部批準建設運行。”楊小生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天產中心作為貴州省首個依托于地方高校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圍繞藥用植物資源利用研究、藥用植物活性物質結構與功能研究以及特色中藥民族藥新藥研究三個方向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目前,天產中心現有科研人員118人,其中具有博士及以上學歷的41人,碩士68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省管專家3人,貴州省“百人領軍人才4人”,“千人創新創業人才”2人,貴州省十百千計劃“百”層次5人,貴州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8人。
近五年來,天產中心國內和各類科研項目共計460余項,其中國家級109項;發表科研論文1200余篇,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29件,出版專著9部;獲得國內科技獎項23項,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25項,每年對外提供技術服務超2萬次以上,持續促進貴州健康醫藥產業的發展所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超100億元。
論壇現場
據悉,貴州藥用植物資源品種達7000余種,目前已有154個民族藥成方制劑被收錄進入國家藥品標準。楊小生表示,以苗藥為代表的民族藥作為傳統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為民間、民族地區的健康醫療事業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貴州民族醫藥產值為其他民族藥產值的總和,得天獨厚的藥用生物資源和民族藥產業基礎,為中藥、民族藥創新產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機遇,但如何更好地推動中藥民族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楊小生表示,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深入交流,加強溝通,爭取促進合作,進一步提升貴州乃至西部天然藥物化學科學研究及應用水平,推動民族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梁珍情 潘曉飛
圖/何曉璇
實習生 徐蓓蓓
編輯 羅秋紅
二審 王雨
三審 岳振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