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營開放日 零距離了解110
2022年南寧市非警務警情約56萬起,占比超半數請正確使用110 把警力資源留給需要的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月10日,民警、輔警家屬代表參觀南寧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記者 宋延康 攝
110,這或許是廣大市民群眾最熟悉的號碼之一。三個簡單的數字,組成了一串安全密碼,它是漫長歲月里維系警民之情的愛心橋,更是危難之際守護人民安全的生命線。1月10日,南寧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舉行110警營開放日活動,本報記者與民警、輔警家屬代表一同來到情報指揮中心,了解這串數字背后的意義。
開放日感受110工作日常 接警員很忙,母子相見無暇交流
走進情報指揮中心大廳,現代化信息大屏實時顯示著全市警情動態,大廳各工作島臺上的民警、輔警各司其職,緊張有序地工作著。各警種、各部門收集的信息在這里匯集和研判,處警指令從這里快速下達到一線處置,全面協調、高效聯動著全市公安接處警工作的高效運轉。
由于工作性質,接警員們對家人常常無暇顧及,特別是逢年過節,更需要堅守崗位。申小萍是110接警輔警秦源的母親,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兒子的工作單位。“每一個普通市民,遇到危險情況最先想到的求助號碼肯定是110。”雖然母子倆并未有過多交流,但親眼看到兒子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時專注的模樣,申小萍倍感自豪。
或許在外人看來,110接警員的工作應該挺輕松。其實不然。家屬代表王爽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她的妹妹王聰則是一名入行兩年的110接警員。在王爽的印象中,妹妹從未與家人提及工作中的苦與累。直到最近,王聰參加了公安系統演講比賽,王爽無意中聽到她在家里練習演講稿,一個個真實的故事讓王爽既感動又心疼。
“作為110接警員的家屬,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理解和支持他們的工作。”王爽說,自己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常常告訴孩子們要尊重人民警察,今后也會多普及正確的求助方式。
非警務類警情占比超半數牢記“12345”與“110”正確求助方式
“有困難找110”,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帶給老百姓們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安全感。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群眾的法治意識逐漸增強,對處理各類問題的訴求顯著增多,南寧市110報警數量逐年增長。然而,大量的非警務類警情占用了寶貴的警務資源。
一組數據顯示,2022年,南寧市110報警服務臺共計接報非警務警情約56萬起,占總警情的55.88%,嚴重影響了急需幫助的緊急警情處置效率。南寧市公安局情報指揮中心副主任黃禮介紹說,由于公安機關職責范圍所限,非緊急的民生類警情,如消費糾紛、服務投訴等,不僅群眾的訴求無法徹底解決,也難以發揮相關部門的職能作用。
據了解,2022年以來,南寧市公安局作為全區試點,率先實現與12345政務服務熱線、市應急聯動中心系統聯動,通過“一鍵轉接”“三方通話共商”“工單流轉”及“話務引導”等四種渠道流轉非警務類警情,構建多元共治的非警務警情分流處置新格局。
黃禮表示,“110”與“12345”兩大平臺互聯互通后,實現從“找誰說”到“誰來管”的精準定位,群眾訴求有專業人管了,警務處置更高效了,社會治理更完善了。黃禮也希望市民群眾遇到危險或難題時,牢記“12345服務找政府公安110為民保安寧”的正確求助方法,把警力資源留給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記者 陳蕾)
編輯:覃鳳妮
責任編輯:羅寧
值班編審:盧超
(作者:陳蕾)
相關閱讀
新春走基層丨走近南寧公安24小時不打烊的“生命線” 110警察節 我在你身邊 武鳴警方深化警務改革激發隊伍“活力” 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安防知識宣傳、警用裝備展示…… 良慶警方開展警營開放日活動 南寧市創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取得良好成效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