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資料圖片)
(1)化妝品:23年2月需求逐步復蘇,行業格局持續優化。需求方面,22年受疫情、超頭缺位等多因素影響,化妝品限額社零增速為-4.5%,23Q1恢復至+5.9%,23年2月以來迎來正增長;抖音維持高景氣度,23Q1銷量增速超過70%,成為線上增長核心驅動力。競爭格局方面,外資品牌疫情沖擊下國內增速換擋,22年歐萊雅北亞/雅詩蘭黛亞太/資生堂中國收入增速分別為+6.6%/-15.2%/-9.8%,而新銳品牌成長環境轉變(流量成本上升、一級市場融資熱度下降、推新成本提升等)快速增長難度提升,利好擁有靈活流量獲取能力、扎實研發沉淀以及高組織效率的國貨龍頭,未來有望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提升份額。
(2)化妝品:23Q1板塊收入增速回落,龍頭抗周期能力強。板塊方面,我們統計19家化妝品上市公司數據,2022年/23Q1板塊實現收入分別為528億元/11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5%/1.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2億元/12億元,同比變動率分別為-29.0%/+23.8%,22年受銷售費用率、研發費用率提升拖累板塊凈利率下降1.8pct至10.3%,23Q1在毛利率提升以及管理費率優化下凈利率提升1.0pct至11.0%。分賽道看,我們統計9家品牌商數據,22年/23Q1合計實現收入382億元/78億元,同增分別為+10.4%/+6.6%,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億元/1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6%/+20.6%;3家原料及代工廠數據,22年/23Q1合計收入57億元/12億元,分別同降3.5%/11.2%,歸母凈利潤-2.8億元/1.2億元;2家代運營公司數據,22年/23Q1合計收入48億元/9億元,分別同降9.6%/9.0%,歸母凈利潤0.4億元/0.2億元,分別同降94.4%/70.8%,品牌商整體表現更優。分個股來看,珀萊雅、科思股份22年&23Q1均表現亮眼,丸美股份、上海家化23Q1改善明顯,龍頭抗風險能力強。
(3)醫美:23Q1全產業鏈復蘇,監管利好龍頭發展。行業方面,疫情以來輕醫美勢頭佳,根據智研咨詢22年非手術類項目銷量占比達73%,較20年提升38pct,抗衰、養膚類項目備受青睞;22年以來行業新批產品以玻尿酸為主,近年來再生產品、重組膠原蛋白維持高景氣度。行業監管嚴格趨于常態化,22年完善對射頻設備、重組膠原蛋白等相關條例,利好合規廠家發展。上市公司方面,我們統計7家公司上游/3家下游數據,22年分別實現收入79.9億元/39.7億元,增速分別為44.7%/2.6%,下游受疫情沖擊明顯,上游廠家通過新品放量、業務并表等因素保持快速增長;23Q1愛美客、華東醫藥(欣可麗)、朗姿股份(醫美)均獲得30%以上增長,全產業鏈顯著復蘇。個股方面,愛美客22年&23Q1均獲得高增長,表現突出。
(4)投資建議:化妝品方面,消費者補庫存需求+電商旺季+新品推廣驅動景氣度回升,具備靈活流量運營、扎實研發沉淀、多品牌孵化能力的國貨品牌有望持續提升份額,重點推薦珀萊雅(大單品紅利持續、多品牌打造卓有成效)、巨子生物(重組膠原蛋白賽道高景氣度、產品渠道驅動品牌高增長)、貝泰妮(線下高增長、線上多產品推廣見效、子品牌高增長)、華熙生物(醫美恢復高增長、化妝品利潤率改善),建議積極關注上海家化(產品渠道調整見效,22年低基數下改善可期)、魯商發展(化妝品業務穩健增長,剝離地產聚焦大健康)、丸美股份(主品牌產品渠道調整見效、戀火高增長)。醫美方面,行業需求重回高景氣度,強監管利好合規廠家及機構,看好具備產品布局全、保持創新、團隊穩健的上游龍頭廠家,重點推薦愛美客(熊貓針、天使針保持高成長,在研管線全),建議積極關注復銳醫療科技(全球能量器械龍頭、布局肉毒素)、美麗田園健康(疫后復蘇彈性大、醫美轉化率提升、門店穩健擴張)。
行情回顧
板塊年初至今小幅下跌,估值有所回落。年初至今(截止2023年4月28日)申萬美容護理指數下跌5.7%,板塊動態估值為43.6倍,較年初44.7倍有所回落,其中化妝品動態估值為43.3倍(年初50.1倍)、醫療美容動態估值為69.9倍(年初87.4倍)迎來不同程度下降,主要受化妝品線上38表現低于預期等。重點公司方面,科思股份(+28.4%)、丸美股份(+7.4%)、珀萊雅(+0.25%)漲幅靠前,華熙生物(-26.5%)、貝泰妮(-23.6%)、上海家化(-8.13%)跌幅靠前。
風險提示:
需求景氣度下行;新品推進不達預期;流量成本上升影響利潤率等。
(來源:中郵證券)
粉絲特惠:好股票APP五個熱門產品任選一款,體驗五天!歡迎下載注冊體驗!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