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報記者 劉旭穎
【資料圖】
受消費者需求、技術創新、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動,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快速發展。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聯合數字零售臺近期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數據報告》顯示,202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可達6427.6億元,同比增長14.74%。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報告將生鮮電商定義為零售電商賽道下的一大分支,其以蔬菜、水果、肉禽蛋類等生鮮品作為核心商品,利用互聯網將生鮮品或是通過電商倉庫等傳統快遞方式配送,或是通過到店、到家、社區團購、周期購等模式送達消費者手中。目前生鮮電商模式包括O2O模式、前置倉模式、到店+到家模式、社區團購模式、周期購模式等。
網經社企業庫顯示,北京地區生鮮電商主要有京東生鮮、美團優選、美團買菜、多點、美菜網;上海地區主要有叮咚買菜、京東到家、大潤發優鮮、多多買菜、天天果園、盒馬;浙江地區主要有天貓生鮮、淘寶買菜、菜劃算、奇麟鮮品;福建地區主要有樸樸、凍品碼頭;廣東地區主要有百果園;重慶地區主要有誼品生鮮;湖南地區主要有興盛優選;江蘇地區主要有食行生鮮;山東地區主要有飛熊領鮮等。
今年上半年,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經歷了“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叮咚買菜關點撤城,每日優鮮將被退市;另一方面,盒馬啟動上市計劃,興盛優選大搞團店。生鮮電商賽道仍是喜憂參半。
莫岱青表示,生鮮電商賽道競爭愈加激烈,拼多多、美團、阿里等電商頭部企業旗下擁有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盒馬、淘寶買菜等,巨頭的持續加碼加速了行業競爭。
報告顯示,2023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預計達6427.6億元,同比增長14.74%。2014年至2022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增速)分別為290億元(123.07%)、542億元(86.89%)、914億元(68.63%)、1402.8億元(53.47%)、1950億元(39%)、2554.5億元(31%)、3641.3億元(42.54%)、4658.1億元(27.92%)和5601.4億元(20.25%)。
近年來,社區團購模式發展迅速。報告顯示,2023年社區團購交易規模預計達3228億元,同比增長53.71%。2018年至2022年,社區團購交易規模(增速)分別為85億元、340億元(300%)、751.3億元(120.97%)、1205.1億元(60.4%)和2100億元(74.25%)。
2023年,生鮮電商行業的滲透率預計為8.97%,同比下降12.75%。此外,今年生鮮電商行業用戶規模預計為5.13億,同比增長11.52%;社區團購用戶規模預計達6.78億,同比增長8.3%。
報告顯示,生鮮電商交易額占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比例近三年穩步上升。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為10594億元,生鮮電商交易額占城鎮居民食品消費支出的比例達27.6%。
在投融資領域,今年上半年,國內生鮮電商行業共發生3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約7000萬元,涉及的平臺為豬行鮮生、豬肉隆。此外,生鮮電商“獨角獸”有4家,分別是誼品生鮮、多點Dmall、永輝彩食鮮和本來生活,估值分別為220億元、158億元、75億元和67億元,總估值達520億元。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