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金凌云 通訊員 周華山 周宗橋
5月25日,秭歸縣泄灘鄉陳家灣村夏橙開園。峽江邊,鮮艷的橙子掛滿枝頭,農戶門口臍橙堆成小山,載貨的面包車排隊等候,洗果廠更是忙碌不停,沿途都是豐收的喜悅。
【資料圖】
5月底,春橙倫晚進入尾季,夏橙上市,因在夏季豐產,該晚熟臍橙被稱為夏橙。秭歸縣泄灘鄉是夏橙主產區,夏橙面積達2萬多畝,產量突破4萬噸。當日,陳家灣被秭歸縣政府正式授牌為“夏橙億元村”。
掛壁種出甜蜜夏橙
“我是臍橙王,種橙我最棒!”開園當日,在村民口號聲中,新一屆“橙王”出爐,泄灘鄉棋盤嶺村1組杜海虎選送的夏橙,以97分的高分獲得“橙王爭霸”特等獎,獲得價值1萬元的三輪車一輛,這是泄灘鄉激勵柑農提高品質的絕招。
1995年,泄灘鄉開始嘗試最適合該緯度生長的夏橙,多次品種改良后,成功培育出優質夏橙品種6個。因緊鄰長江,水源充足,海拔適宜,陳家灣村成為夏橙發展最好的地帶之一。
夏橙生長能力強,可粗放管理,當地土層稀薄,地勢陡峭,這種“堅韌”的橙子深受柑農喜愛。山坡上,不少夏橙樹從石頭縫里鉆出,路邊只要有土層的地方都被夏橙占滿。
夏橙的生長周期長達14個月,經三青三黃成熟,雖然生長環境惡劣,品質卻不落下風,泄灘鄉公共服務中心主任宋秀宏說,最優質的夏橙就像西瓜,刀尖輕碰皮會自動爆開。因易剝皮、果肉緊致、酸酸甜甜的口感極受市場歡迎,是夏季制作橙汁、消暑開胃的精品水果,開園當天湖南一公司當場下單4000噸。
5月底開始,夏橙逐漸豐收,此時其他柑橘產區幾乎沒有應季鮮橙,泄灘夏橙錯峰銷售,贏得市場。“目前夏橙收購價2.5元每斤,這幾天,不少村民凌晨就開始召喚村里的采果隊來到橙園,一天時間能采摘3萬多斤夏橙。”宋秀宏說。
臍橙運輸從“背”到“飛”
碧綠的山間,數條軌道從山底直通山頂,上面趴著幾輛“小火車”車廂,這是當地柑農運輸臍橙的方式。
陳家灣地勢陡峭,坡度最高可達70度。“山尖像錐子,山脊像刀子。上山碰鼻子,下山杵腿子。”一首順口溜,體現當地運輸不便。因掛在崖壁,橙園肩挑背扛成本高,在這里人工運輸價格一度達到8毛每斤,是全縣最高。
“一男一女兩個工人干一天,一天工錢就是1000元。”柑農向立清說,前幾年,陳家灣村遭遇凍害,夏橙價格暴跌至1.2元每斤,村民紛紛放棄采摘,直接爛在地里,就因為運輸成本太高。而如今,采摘后的夏橙,通過空中吊索“乘云直上”,或是通過漫山的運輸軌道跨越陡坡峭壁,轉眼就能從崖邊運送至公路邊。
柑農向立清種有8畝夏橙,前兩年在政府的倡導下,他花費1萬元,在橙園里架起了上百米的軌道,從此不再“望坡興嘆”。“以前從山上背到公路,起碼要4到5毛1斤,現在只需2毛1斤。”向立清說,有了軌道,往上運肥料、物資也輕松不少。
2021年,村里又在田園架設空中吊索,不只山間,河道上也有橙子飛來飛去。目前,全村70多戶橙農鋪設田間“小火車”,全長近3萬米,還有6條空中吊索,總長約1萬米。泄灘鄉也成為全縣建設軌道最多的鄉鎮,已建成軌道516條,占全縣45%。
四季鮮橙撐起12個“億元村”
在秭歸,臍橙產值過億元的村共有12個。“以夏橙為例,按照產值計算,每畝平均產量7000斤,按2.5元每斤的收購價,只要種植面積超過6000畝,全村產值就能過億。”該縣果茶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這些“億元村”村各有特色,有倫晚第一村、長紅第一村、紐荷爾第一村等多個不同品類的“億元村”。從2008年起,秭歸統一規劃,在海拔300米以下建設晚熟臍橙果帶,300米至500米中熟臍橙生產帶,500米至600米發展早熟臍橙,多年來已形成春有倫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紅、冬有紐荷爾的格局。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伊華林介紹,秭歸是目前國內臍橙品種更新換代最成功的一個產區,從最開始的栽培品種單一,到現在的品種多樣化,非常明顯。
去年,秭歸全縣倫晚種植面積達到9.45萬畝,產量17.9萬噸。夏橙2.8萬畝,產量6.72萬噸。目前秭歸柑橘種植面積已達到40萬畝,社會產量100萬噸,按2022年市場價格計算綜合產值近200億元。
全縣90%的鄉鎮、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人口從事與柑橘相關的產業,帶動近26萬人穩定增收、發展致富,種植戶年均家庭收入在10萬元以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