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國制造“一站賣全球”新路徑(主題)
近日,拼多多跨境電商平臺Temu上線澳大利亞、新西蘭市場,這是拼多多在北美市場初戰告捷后的最新動作。此外,Temu計劃于3月25日上線英國站點,繼續向歐洲擴張版圖。
實際上,不只是拼多多,近年來多個中國電商平臺風靡海外,成為許多海外消費者的網購新選項。
(資料圖)
中國電商平臺海外受歡迎
變身中國制造出海新窗口
“Temu、全球速賣通(AliExpress)等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在我們這里非常受歡迎。”在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小李對國際商報記者說,Temu剛在澳大利亞上線便引入了其在中國市場的“砍一刀”玩法,邀請新用戶注冊可享受折扣優惠,迅速吸引了許多當地用戶注冊。“目前,我所在的多個微信群里經常有人尋找新用戶,然而往往很難如愿,因為許多人都已經注冊過了。”
在美國工作的小錢也向國際商報記者表示,優惠的價格讓Temu等平臺受到許多當地消費者歡迎,“打一折”的宣傳給她與周圍的同事、朋友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告訴記者,目前已有近8萬名用戶在iOS應用商店中為Temu評分,其中絕大部分給出了五星滿分。
資料顯示,自去年9月初登陸美國市場,Temu憑借“折扣利器”,僅用半個月就成功登頂了美國Google Play購物類軟件下載榜;去年11月,Temu則超越亞馬遜、SHEIN等,奪得美國iOS應用商店所有應用下載榜榜首。
讓更多海外消費者感受中國數字經濟魅力的同時,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中國電商平臺也正在成為推動更多中國制造走向海外的好幫手。
“我的美國朋友們非常喜歡在中國電商平臺上購買中國的小商品,特別是拖鞋、發卡、水杯等生活用品。”小錢說,“有些美國朋友也因此對義烏制造產生了濃厚興趣,驚嘆原來自己購買過的這么多商品都來自同一座中國小城。”
小李也向國際商報記者表達了類似感受。在他看來,跨境電商平臺已成為中國制造面向海外消費者的新窗口,許多當地消費者正通過這些平臺更直觀地感受到中國商品的物美價廉。
除了小商品,不少中高端產品也在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受到眾多海外消費者的青睞。如義烏洛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所銷售的洛克兄弟自行車裝備通過速賣通平臺迅速打開了海外市場,如今,俄羅斯、西班牙、巴西等國家的消費者已成為該公司網店最忠實的用戶。不僅如此,洛克兄弟也已在德國、日本、美國設立分公司,在美國、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設有自營倉庫,每年為品牌創收近1.5億元。
提供全鏈路數字化服務
增強中國賣家出海競爭力
據悉,全球速賣通成立于2010年,聚焦于幫助中國跨境商家、中小外貿企業直接面向海外消費者銷售優質的中國商品。目前,速賣通已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8種語言版本。
通過速賣通,國內商家、工廠可以直接接觸海外消費者,減少了中間環節,并能根據消費者需求、市場洞察進行產品研發設計。由此,速賣通上也誕生了一系列廣受海外市場歡迎的國貨品牌。過去一年,速賣通2022年銷售額超過100萬美元的品牌商家增長超過43%。今年,速賣通進一步推出AE Mall,幫助國貨品牌更好出海。目前已有1000多家國貨品牌報名入駐。
拼多多在2022年正式上線跨境電商業務后,也為國內制造企業量身定制了“2022多多出海扶持計劃”,旨在發揮平臺的數字化優勢,從產品結構、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品牌打造等方面,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全鏈路的數字化服務,助力中國制造企業在出海的過程中實現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數據顯示,自去年9月在美國上線至今,Temu已經實現對國內制造業品類的全覆蓋,先后推動服裝、數碼、家電、箱包、戶外、配飾、玩具、文具等上萬家制造業企業成功出海。目前,Temu平臺上的女裝、小家電等熱銷產品已經實現單品日銷10000件、單店日銷超過3萬單。
與此同時,平臺也在幫助中國制造解決物流難題。據悉,速賣通聯合菜鳥在海外9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28個海外倉,總面積超過86萬平方米。通過海外倉,速賣通幫助中國跨境商家實現了物流時效的提升,還能提供無憂退換貨等服務,大大提高了中國商家在海外的競爭力。
此外,速賣通還在深圳、義烏、東莞等國內跨境商家聚集地設立了10個優選倉。對于還沒有在海外市場證明是爆款的商品,商家可以選擇提前備貨速賣通優選倉,既能避免在海外滯銷的風險,而且后續的發貨、清關、履約也能由速賣通聯合菜鳥來完成,無需操心。相比商家自己發貨,優選倉發貨能節省倉租和人力成本20%以上。以專門針對韓國市場的速賣通威海倉為例,通過威海倉發貨,能在韓國市場實現3~5日達,幫助中國商家低成本實現和當地電商類似的服務體驗,增強中國商品在當地的競爭力。
“中國跨境電商平臺為中國制造的商品及更多企業品牌出海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通道。”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B2B與跨境電商部高級分析師張周平向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這些平臺在海外市場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覆蓋人群的不斷增加,無疑將更好地助推中國商品走向世界。(見習記者 洪劍儒)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