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1時37分,在施工人員的精準控制下,南玉鐵路那舅特大橋33號墩T構梁完成65°轉體,到達指定橋位,這是全線首座完成轉體施工的橋梁,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為實現南玉鐵路2023年底如期建成通車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南玉鐵路那舅特大橋轉體過程中。楊萬廷 攝
南玉鐵路那舅特大橋順利實現轉體。蔣松哲 攝
那舅特大橋全長1890米,位于南寧市青秀區那舅村,上跨既有湘桂鐵路,是南玉鐵路的重難點工程之一。大橋33號墩距離湘桂鐵路僅有12米,湘桂鐵路平均每42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經過,運輸繁忙,每天只有不足1個小時無列車運行的“天窗”時間進行施工。為避免影響行車安全,加快施工進度,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南寧鐵路工程建設指揮部、中鐵二十五局采用轉體法施工,先平行于鐵路線路外澆筑梁體,最后使用千斤頂牽引旋轉就位,減少施工對湘桂鐵路運輸帶來的影響。
施工人員在監測橋墩轉體數據。呂松洋 攝
施工人員在監測橋墩轉體數據。呂松洋 攝
轉體的T構梁體長84.6米,重達4500噸,為了保證順利轉體,采用了先進的具有轉體設施一體化模式的RPC球鉸(活性粉末混凝土-鋼組合球鉸)。與普通鋼球鉸相比,RPC球鉸具有體積?。w積較鋼球鉸減小40%)、剛度大、承載能力高、轉動力矩小等諸多優點,可以大幅降低運輸難度,加快施工進度,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施工安全性。轉體前,聯合多方展開技術攻關,利用傳感器對梁體進行稱重試驗,精確配重,實現良好平衡。
施工人員切割牽引索。程睿哲 攝
南玉鐵路是廣西首條自主投資建設的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正線全長193.31公里,是南深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工程整體進度已完成投資54.5%。建成通車后,南寧至玉林的行車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左右,對加強北部灣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間聯系,加快廣西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實現珠江-西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訊員 駱文宏 張紫東 莫德鈞)
編輯:韋瑋
責任編輯:唐秋艷
值班編審:盧超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