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在參觀《廖江竹枝詞》長卷。記者 云亦云 攝
南寧云—南寧日報訊(記者 云亦云)古代南寧的“壯族三月三”歌圩是什么樣的?在這個“壯族三月三”假期里,《廖江竹枝詞》長卷暨“壯族三月三”主題文獻實物圖文展在地方民族文獻中心舉行,用形象生動的彩色畫面向市民群眾呈現了答案。
廖江是流經南寧市武鳴區馬頭鎮的一條河流,自古以來在河流兩岸出現了不少歌圩點,每逢節慶就有山歌手聚在一起對歌。《廖江竹枝詞》是清代武緣縣(今南寧市武鳴區)人氏、著名壯族詩人韋豐華創作的贊美“壯族三月三”歌圩的組詩,共有十七首,收錄于其個人詩集《今是山房吟草》一書中。詩人以清雅可人的字句,熱情、生動、真實地描繪當年廖江“壯族三月三”歌圩的盛況。
為了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廣西圖書館策劃、繪制了《廖江竹枝詞》長卷,向2022年“壯族三月三”獻禮。為了準確還原韋豐華筆下的古代“壯族三月三”歌圩,繪制者查閱館藏古籍、請教民俗專家、走訪老“歌王”,以認真嚴謹的態度來研究、創作。歷時一個月,才將《廖江竹枝詞》長卷繪制成功。
該長卷以詩引畫,運用國畫技法里的平遠法,以俯視的構圖視角,塑造形形色色的歌圩參與者,營造淡雅和諧的境界,以及古樸隆重的節日氛圍。隨著畫面的展開,依次呈現了古代壯族男女老少趕歌圩、制作五色糯米飯、搶花炮、跳竹竿舞,以及男女青年竹筏對歌、碰彩蛋定情等場景,充分表達了壯族先民的審美情趣、婚戀觀念以及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民族風情。
在此次展覽中,還展出了“壯族三月三”民俗攝影作品、壯錦、繡球、翔鷺云雷紋銅鼓、《廣西歌圩分布圖》、廣西山歌主題宣傳活動獎座、壯族山歌文獻資料等。
編輯:覃鳳妮
責任編輯:羅寧
值班編審:盧超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