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云—南寧晚報訊(記者彭媛媛)昨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獲悉,《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創新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公開向社會征求立法意見。其中,擬規定可以不改變人事、檔案、戶籍、社會保障等關系,通過顧問指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退休返聘等方式引進創新團隊和人才,提高人才引進的靈活性。
科技創新離不開研發投入和創新平臺建設。《條例(草案)》將結合廣西實際來制定研發經費投入;鼓勵企業創新,擬明確自治區采取措施推動企業成為科研投入的主體,按照企業年度研發經費投入強度以及增量增幅給予獎補。
在獎補措施方面,《條例(草案)》擬設定獎補措施包括鼓勵中試基地建設、創新平臺建設以及科技創新獎勵等。其中,擬對評估優秀的自治區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研究基地,給予一定的運行經費支持;擬規定自治區政府對國家新批準認定的有關學科類和研究開發類創新平臺,一次性給予科研經費補助;擬規定自治區對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做出重要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同時規定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給予配套獎勵等。
在科技創新人才方面,針對廣西高層次創新人才匱乏、吸引高層次人才能力整體偏弱等問題,《條例(草案)》指出要提高人才培養、引進的計劃性,規定建立系統性、梯次化的高層次人才體系;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規定支持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建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結合廣西自主創新目標,加強急需、緊缺創新型人才培養,加強技能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養;提高人才引進的靈活性,擬規定可以不改變人事、檔案、戶籍、社會保障等關系,通過顧問指導、掛職兼職、項目合作、退休返聘等方式引進創新團隊和人才;提高人才流動的便利性,鼓勵科技人才通過掛職、兼職等方式合理流動并取得合法報酬或者在職創辦企業、離崗從事創新創業工作;提高人才創新的積極性,健全科技人才服務制度,建立德能績相結合的評價制度、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激勵機制等。
此外,《條例(草案)》擬明確要強化科技創新對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支撐作用,重點支持良種培育、疫病防控和病蟲害防治、農機裝備、農產品精深加工等農業科學技術攻關以及應用推廣。同時,在社會科技創新方面,加強對海洋、資源、生物技術、生態環境保護、衛生健康、中醫藥、公共安全與防災減災、城鎮化與城市發展、智慧社會等領域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工作。
■溫馨提醒
1.群眾可以直接登錄廣西人大網(http://www.gxrd.gov.cn)提出意見。
2.群眾可將意見寄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法規一處(地址:廣西南寧市東葛路10號;郵政編碼:530022)。
3.意見征集截止日期為2022年4月28日。
編輯:李慧婷
責任編輯:羅寧
值班編審:湯潔葵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