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寧部分易堵路口,普遍存在一個現象,即機非混行導致通行效率不高,在早晚高峰擁堵現象就會比較明顯。日前,南寧交警對五象銀海路口交通組織方式進行優化,在該路口設置了非機動車蓄水區,減少機非沖突從而提升了通行效率,早晚高峰擁堵現象有所改善。
2021年12月底,南寧交警通過大數據分析排查出了市區30個易堵路口(段),并分批開展集中治理。五象銀海路口也赫然在列,并在近期進行了改造。
改造前的五象銀海路口,銀海大道南往北方向高峰期通行狀態航拍。南寧交警供圖
記者了解到,五象銀海路口作為五象大道與銀海大道的重要交通樞紐,早晚高峰期間南北雙向車流量較大,因直行非機動車與右轉機動車在路口相沖突導致擁堵。
如何緩解該路口的擁堵程度?
關鍵在于讓非機動車和機動車在實際通行中減少沖突。
日前,南寧交警充分利用該路口道路現有條件,在南、北方向進口設置大范圍非機動車蓄水區,通過誘導牌指引非機動車提前至蓄水區等候,減少機非沖突提升通行效率。
改造后,從銀海大道進口延伸至五象銀海立交橋底的非機動車等候區。南寧交警供圖
3月23日上午10時,記者在該路口留意到,盡管是雨天但來來往往的車輛依然絡繹不絕,南、北方向已經用白色標線設置了蓄水區,在信號燈未放行時,南北方向過來的電動自行車自覺騎到蓄水區內,放行時減少了與機動車的沖突,以北進口為例,非機動車在蓄水區內等候,這個過程中并不妨礙對向車輛左轉進入五象大道。“這幾天路過這里,通行效率確實明顯提高了,這樣設置很好!”對于路口改造,市民們表示認可。
改造后的銀海大道北進口非機動車等候區,在蓄水的同時不妨礙對向車輛左轉進入五象大道。南寧交警供圖
據南寧交警測試的數據顯示,改造后,五象銀海路口南北向早晚高峰時段通行延誤指數由55.46降至48.98,南北向平均停車數由1.3次降至1次。同時由于銀海大道通行效率的提升,整個路口信號周期由206秒縮至201秒。后續交警部門還將根據路口通行實際狀態進一步優化交通組織方式,方便市民出行。
(記者 周志英 通訊員 李赫華)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