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寧市查處3起違規醫療廣告,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愛美要理性 莫讓微整形變“危整形”
南寧某整容機構的宣傳廣告。記者 蘇昭宇 攝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顏值經濟”和“悅己消費”蓬勃增長,不少愛美人士開始為自己的容貌“投資”,微整形憑借手術時間短、操作便捷的特點成為消費者最喜歡的醫美項目之一,旺盛的需求不斷促進市場擴大。但隨著醫美行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問題開始顯現。由于部分愛美人士對醫美行業認識較淺,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導致自己在容貌上“投資失敗”。
案例 女生注射瘦臉針臉部潰爛治療費巨大
去年5月,大連市愛美人士小雯認識了自稱為沈陽一家整形美容機構的美容師郭某。此后,郭某在大連某酒店開房作為微整形手術室,為小雯等人注射玻尿酸、溶骨針。
術后,小雯發現自己的臉有些腫,咨詢郭某得到回復稱“正常反應”,直到一個月后,小雯臉上的腫脹更加嚴重,還出現了化膿情況,最后竟然潰爛出一個大洞。小雯這時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來到醫院治療,醫生診斷為“非結核分支桿菌感染”,需要做清創手術。
目前,小雯已花費10萬余元治療費,但她的臉上還是留下了疤痕。今年3月1日,小雯還在向大連市有關部門尋求幫助。
南寧市市場監管局也在去年的“護苗助老”整治行動中,在醫療廣告方面查處了3件案件,并將其中一起案例向社會通報。
據了解,南寧一醫療美容門診部有限公司委托廣告公司在某網絡平臺和某整形網發布虛假違法廣告,宣傳當事人法定代表人劉某為韓國BK整復外科醫師會員、美國達拉斯論壇整形特約專家等多個專家身份,發布含有“網紅塑美基地、真實案例NO.1”等字樣廣告圖片,當事人均無法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廣告中宣傳劉某已獲得3項發明專利,與實際不符合,屬廣告中謊稱取得專利權行為;在宣傳廣告中使用多張患者照片作醫療證明。對此,南寧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處罰款24500元。
走訪 部分人缺乏專業知識對微整形認識不深
從小雯的經歷可以看出,對醫美項目專業知識的不了解,很大可能會讓“微整形”變成“危整形”。近日,記者在南寧街頭走訪發現,對微整形認識不深,甚至不了解微整形導致上當受騙的人不在少數。其中一些市民認為,微整形指的是做雙眼皮、隆鼻、豐唇等局部整形項目,有的受訪者認為注射肉毒素、玻尿酸等針劑的醫美項目為微整形,還有的認為激光祛斑等也是微整形項目。
對于從未接觸過微整形的受訪者來說,在車上、電視上、手機上看到的廣告就是他們認識微整形的唯一途徑,但在網絡上看到有關微整形“爆雷”的新聞后,他們對廣告中描述的效果產生了懷疑。市民小余說,雖然現在醫美廣告很多,朋友也經人介紹去了解了微整形項目,但她始終不愿意去接觸微整形項目,認為這只是醫療整形企業的噱頭,實際效果肯定差得很遠。
對醫療美容接觸較多的市民王女士對微整形有一定認識,她向記者詳細說明微整形的類型、術后注意事項等有關內容。她認為,消費者在進行微整形消費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安全問題,需要考慮整形單位和醫生的資質,到手術地點實地查看環境,其次會考慮價格是否合適,最后才考慮手術后的效果。
提示 消費者要有防范意識理性選擇醫療美容
消費者想要安全變美應該怎么辦?
據了解,去年1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注射醫療美容醫療器械消費風險提示》(以下簡稱《提示》),其中指出,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美容醫療機構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后方可開展執業活動。
目前,我國已批準上市的注射用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膠原蛋白植入劑等整形用注射填充物類醫療器械,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通過注射針等醫療器械注射到真皮層或皮下組織。與整形用注射填充物類醫療器械配合使用的注射針,也應當在我國取得醫療器械注冊證。按規定,相關注射必須在有資質的美容醫療機構內,由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的執業醫師操作,并嚴格按照醫療器械說明書進行使用。
《提示》建議消費者不要自行購買和使用可用于醫療美容的醫療器械,以免不當使用造成傷害后果。消費者在選擇使用可用于醫療美容的醫療器械時,應當事先與美容醫療機構的專業醫生進行充分溝通,對醫療美容的預期效果和可能發生的風險充分了解并合理評估后,理性選擇醫療美容。
部門 整治醫美違規行為九類情形將被重點打擊
要想安全享受微整形服務,除了消費者提高醫療美容專業知識水平,市場監管部門依法嚴厲整治醫美行業的違法違規行為也必不可少。
去年1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規范和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監管,維護醫療美容廣告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指南》對制造“容貌焦慮”,對未經藥品管理部門審批或者備案的藥品、醫療器械做廣告,宣傳診療效果等九類情形,將被重點打擊。
■線索征集
南寧晚報聯合南寧市市場監管局推出“3·15專欄”,現已開始征集新聞線索,更多消費案例等你來爆料。
征集范圍包括:
美容行業:微整虛假宣傳,未達到術后效果;美容店預付卡后續消費打折,誘導或強制消費……
汽車交易:“三包”責任消費糾紛,退訂(定)金糾紛,購買或贈送的汽車周邊商品質量不合格……
電商購物:商品廣告虛假宣傳,商品質量貨不對板,商品出現問題推諉責任……
老年人保健品市場:宣稱具有醫療作用,“專家”講座“洗腦”式推銷……
(記者 蘇昭宇)
編輯:覃鳳妮
責任編輯:黃登
值班編審:湯潔葵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