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2021年度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示范案例名單的公示》,擬確定44個學校和66個區域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示范案例,東莞市教育局上送的區域案例《莞式慕課: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推進信息化融合創新》入選。
據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總結推廣地方和中小學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經驗做法,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各地逐級推薦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并組織專家對各地推薦案例進行評審,目前,該名單正在公示,公示期為2022年1月26日-1月30日。
“莞式慕課”是東莞市信息化教學改革行動,立足地級市域層面,以廣大外來工隨遷子女和民辦教師的成長為主要關切,針對公、民辦學校教學水平差距大的問題,創新慕課理論和形式,研究提出“本土化”中小學慕課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全市統籌建設“一體化”優質教學資源,頂層指導和基層實驗相結合,推進優質教學資源深度應用,構建了“遞進式”慕課教學范式,形成了“立體式”教學研訓體系,指導各學校、各學科提煉出多元化、個性化的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信息素養,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智慧學習,推動區域教育均衡優質發展。
案例成果惠及全市6萬多名教師,110萬名學生,600多所學校,輻射韶關、揭陽、銅仁、惠州等地。“莞式慕課”被廣東省教育廳確立為2021年廣東省基礎教育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項目,獲評“粵治-治理現代化”2020-2021年度優秀案例,國家級信息化教學改革實驗區項目被推薦為2021年度東莞市優秀改革項目。
東莞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入選增強了推動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信心,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莞式慕課”信息化教學成果應用,推進教育部“基于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建設,形成一批具有東莞特色又有在全國推廣價值的信息化教學改革成果,助力東莞“品質課堂”建設,奮力打造東莞“品質教育”。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