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時裝秀、再生作品展覽、游戲互動、知識講解……11月6日上午,由廣州市從化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主辦,廣州市從化區志愿者協會承辦的“齊‘義’垃圾分類,共建美麗從化”第二期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宣傳啟動活動在從化區新城廣場舉行。
多樣形式吸引市民“打卡”
活動現場,兒童時裝秀、再生作品展覽、游戲互動、知識講解等生動有趣的節目依次上演:來自從化區藍天幼兒園的小朋友們用舊報紙做成“戰甲”、塑料袋做成“裙子”,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利用隨處可見的生活材料及廢舊物品,將其變廢為寶;而在垃圾分類再生作品展覽區和垃圾分類講解小攤位,志愿者們向圍觀市民科普環保作品的多種使用方法,并講解垃圾分類小知識;在變廢為寶手工DIY區域,市民現場可以用可樂瓶和毛線制作燈罩,并在紙板加上創意貼紙制作手持異形板;在游戲互動區域,居民群眾通過套圈圈游戲,為生活垃圾進行分類。
記者了解到,活動當天還組織開展了“踐行垃圾分類燃動志愿同行”徒步宣傳活動。步行途中,志愿者隊伍分成兩條線路,在體驗健步走樂趣的同時,向過往路人宣傳環保理念。用腳步集聚“綠色能量”,帶動群眾自發參與,引導更多的市民參與到愛護環境和垃圾分類工作中來。
垃圾分類志愿宣傳顯成效
據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從化區志愿者上門入戶宣傳覆蓋率約90%。在2020年度的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工作當中,這些優秀的垃圾分類志愿者,采取進村入戶宣傳和志愿守桶的形式,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居民垃圾分類習慣。被評為“最美守桶志愿者”的李細英說:“平常我在入戶宣傳和守桶的過程中,會引導居民垃圾分類怎么分。如果居民在投放點沒有做好分類,我也會現場請他們配合。在我們志愿者的宣傳引導下,垃圾分類的效果在逐漸變好。做好垃圾分類工作還是得靠大家齊參與,也希望有更多熱心居民能加入到我們志愿者隊伍中來。”
700件垃圾分類主題作品線下開展
垃圾分類理念不僅隨著志愿者們走進千家萬戶,還隨著藝術創作一同來到從化校園。11月5日上午,“生態從化·分類同行”從化區第二屆垃圾分類主題繪畫及手工藝作品比賽線下展示在從化區圖書館少兒館一樓拉開帷幕。
據悉,本次比賽共設3個組別,分別為小學繪畫組、初中繪畫組和手工藝組,共有70多所學校踴躍報名參與,收到700余件參賽作品。學生們的作品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充分體現主題“生態從化,分類同行”的環保理念。經過從化區教師發展中心美術科組的專業老師與區城管部門工作人員的層層篩選,從畫作的主題、創意、構圖、色彩、畫面等方面綜合考慮,最終評選出320幅優秀作品參展。優秀作品現已開啟網絡展示及現場展示。
據從化區城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垃圾分類主題繪畫及手工藝作品比賽,是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小手拉大手”的系列活動之一,該區教育部門牽頭全區中小學校,將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納入教學內容,通過開設分類課程,舉辦知識競賽、征文比賽、工藝品制作等多種活動,簽訂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承諾書等形式,進一步增進中小學生對生活垃圾分類知識的了解,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的目的,形成“學生監督家長分類、家長引導學生分類”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