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市場出現了節前小紅包行情,三大股指集體收漲,創業板指數盤中還一度大漲逾2%。盤面上,國防軍工、豬肉概念、鋰電池、光刻膠等板塊領漲,注冊制新股、銀行、煤炭、保險等板塊承壓。個股漲多跌少,兩市共有45只個股漲停及漲幅超過10%,同時有24只個股跌停及跌幅超過10%。總體來看,市場情緒有脫離冰點跡象,但個股分化比較明顯,量能萎靡也說明了資金觀望情緒濃厚。
昨日北向資金小幅凈流出0.94億元,可以說是多空平衡。出現這種情形,主要還是內部出現分化,滬股通凈流出27.84億元,而深股通凈流入26.9億元,這已經連續兩日“滬弱深強”了。結合盤面的銀行和保險等權重板塊走弱,北向資金應該是主要賣出了這類金融權重股。往后看,我們繼續認為,外部還是有不確定性,北向資金難以出現趨勢性的凈流入,還是會比較反復,部分活躍資金(包括熱錢)會進行調結構以及做差價。
今日是9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三季度也將結束,進入四季度。就10月份而言,根據歷史統計數據,如節前出現了調整、長假期間消息面穩定,節后開門紅(第一周)就值得期待,繼續關注三季報的業績主線和十四五規劃的政策主線。
四季度來看,可重點配置低估值藍籌股以及調整到位的科技龍頭股。對2010年到2019年共十年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四季度往往表現出價值占優(不顯著)、大盤占優(較為顯著)、低估值占優(顯著)。之所以出現這種日歷效應,主要原因在于,三季報(10月份披露)出爐后,全年的盈利預測基本上可以確定,市場會對各行業的估值進行修正,并對次年盈利進行預測。由于每年一季度往往是央行貨幣的密集投放階段,流動性充裕,經濟盈利預期會向好,特別是目前經濟處于復蘇周期中,在今年低基數的背景下,明年一季度的盈利增速會是一個比較高的水平,順周期板塊盈利預期會比較好。而部分機構資金往往在提前至今年四季度進行布局,順周期的金融、地產、煤炭、建材等諸多板塊中很多個股都是屬于低估值的、大市值類型,低估值大盤股有望獲得超額收益和相對收益。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