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會議,用58個字定調資本市場發展。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功能非常重要,一系列舉措將有力增強市場活力和投資者信心,有利于提高市場吸引力,擴大市場規模。
基礎性制度建設
為深化改革提供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地對實體經濟和資本市場帶來影響。從上市公司層面來看,亦有公司發布相關公告,就疫情帶來的影響進行說明。業界普遍認為,在此背景下,發揮好資本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功能至關重要。
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副總裁兼研究所所長李康對記者表示,發揮好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功能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有力體現。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不僅是在企業面臨資金困境時可以及時為其紓困,更是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可以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為實體經濟注入信心。
“信心比黃金重要,只要資本市場穩住,疫情對于實體經濟的沖擊就很難演變為一場危機。”李康說。
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功能,離不開制度的保駕護航。金融委會議提出,不斷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
對此,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和經濟學院教授韓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應當既包括一級市場里關于上市、退市、信息披露等制度建設,也包括二級市場里的交易基礎制度建設,比如提高交易信息處理容量和速度、進一步完善融券機制等,提升投資者交易意愿,降低交易成本。
李康表示,強化基礎性制度建設就是使得市場能夠逐漸產生“新陳代謝”的功能,逐漸將造假和欺詐的企業淘汰,從源頭上凈化市場,使得資本市場更加健康發展。
“金融是一國經濟的血液循環系統,當實體經濟受到內外部突發事件的沖擊、自身可能運轉不暢的時候,金融體系必須發揮作用,向實體經濟輸送養分,并需要重點修復受沖擊最嚴重的區域。”銀泰證券股轉業務部總經理張可亮向記者表示,目前國家已經以科創板和新三板為抓手,推動資本市場準入方式改革,從核準制逐步過渡到注冊制,并要求在其他方面也進行市場化的改革。
值得關注的是,4月9日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
“完善股票市場基礎制度,意在提高直接融資占比,更好地支持高質量發展。”財信國際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長期以來,國內股票融資占社會融資的比重不足5%,明顯不利于支持科技創新型企業發展,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因此,《意見》提出要完善科創板等“多板塊”市場建設,完善股票發行、交易、退市等制度,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通過這些制度改革,有利于提高市場吸引力,擴大市場規模。”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的基礎制度建設不斷推進、完善。特別是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證券法,進一步完善了證券市場基礎制度,為證券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落實落地提供了更加堅強的法治保障。
事實上,一系列制度已切實發揮了作用。比如,退市方面,進入4月份以來,已經有兩家公司觸及終止上市“紅線”。并且從已退市公司的情況看,退市原因更加多元化。在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看來,從監管角度更科學地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判斷,尤其對業績不好的公司加速退市,有利于市場的優勝劣汰;對造假的公司強制退市,有利于市場的公平,并起到震懾作用。
提振信心
利于提升市場活躍度
“金融委會議提出要發揮好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這是將資本市場的功能做了更加準確的定位。”聯儲證券首席投資顧問鄭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是將實體經濟、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紐帶,本次會議強調“提升市場活躍度”,是引導資本市場正向循環的重要推動力量。
韓乾表示,“提升市場活躍度”就是提高市場流動性,市場流動性跟投資者信心、投資者交易意愿、投資者交易成本密切相關。
目前,A股市場的投資者數量已達1.6億。根據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日前發布的《2019年度全國股票市場投資者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四成的受調查者在股票上投資最多。
面對數量巨大的投資者,如何提振他們的信心?陳靂認為,要加快推行注冊制,加強退市制度優勝劣汰,引導上市企業高質量發展,激活資本市場活力,鼓勵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完善投資者保護制度,配合新證券法維護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以增加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
韓乾表示,應該通過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打擊造假和欺詐行為,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完善金融市場法治化建設。
至于如何提升市場活躍度,鄭虹稱,一個活躍有效的資本市場,首先需要有與時俱進的法律保駕護航;其次,需要有更多投資者、更多元的資金參與,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活力;第三,需要加快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打造航母級證券公司,發揮金融中介機構“看門人”作用,真正做到“四個敬畏”。
事實上,金融委會議明確:放松和取消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管制。業界認為,這將有力增強市場活力和投資者信心。
李康表示,放松不必要的管制即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既能夠節省管理成本,也能夠充分發揮市場的價格和風險發現功能,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進程不斷推進,需要我國金融機構在競爭中不斷成長,這樣才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與發展。”
那么,具體可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陳靂給出的建議是:取消或降低一些收費,繼續出臺相關合理的松綁政策,在保證市場健康穩定基礎上進一步促進市場交投活躍。同時,還可以通過進一步加大滬港通、深港通的配置比例,加大保險資金的中長期配置和投資上限,完善轉板制度執行力度等方式進行。
李康表示,提高市場活躍度,更重要的是將整個資本市場從以融資為中心向以投資為中心過渡,以充分尊重投資者、發揮投資者對市場的良好預期為前提,規范市場所有參與者的行為,推動中國資本市場乃至中國經濟,在復雜的世界經濟形勢下向前發展。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