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四顆巖質行星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而這四顆中除了地球之外,金星和火星都是人類探索的重點對象。人類在上個世紀中后期就開始對金星進行探索,但由于金星的自然環境十分惡劣,使得許多科學家對其失去了信心。但也有一些科學家依然對金星感興趣,因為它同樣位于太陽系的宜居帶中,它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球”。
根據外媒報道,近期《自然·天文學》上發表了一篇由英國卡迪夫大學的天文學教授簡·格里弗斯團隊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薩拉·西格爾聯合發布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他們的研究人員通過望遠鏡觀測到金星的大氣中存在微量的磷化氫,這一發現表明了金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磷化氫在地球上是屬于有毒氣體,為什么金星大氣層中存在這種化合物可以說明金星可能存在生命呢?英美兩國的研究人員又是如何發現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氣體呢?
磷化氫是一種什么樣的化合物?
磷化氫的化學分子式是PH3,它是一種比空氣還要重的氣體。這種氣體無色但有味,尤其是當磷化物產生了磷化氫氣體時,會伴隨著一陣類似大蒜或者腐爛魚類的味道。更可怕的是,這是一種有毒氣體,且會自燃,人體一旦吸入一定量的磷化氫氣體,則會導致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系統器官出現問題。
在地球上,磷化氫是一種了解的人都會遠離的氣體,為什么到了金星上倒成為了生命的希望呢?研究人員表示,主要原因還是在于磷元素。地球上許多生命體的構成和發展都離不開磷元素,而大多數星球正好缺乏這種元素,因此磷元素也被認為是生命元素之一。磷化氫通常由金屬磷化物生成,因此說明金星地表可能存在金屬磷化物,這也被認為是孕育生命的條件之一。
研究人員是如何發現金星大氣中的磷化氫的?
雖然這項研究是最近才發布的,但是卡迪夫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早在三年前就開始研究金星大氣成分。三年前他們使用的是位于夏威夷的詹姆斯·麥克斯韋望遠鏡,去年用的是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陣列,通過兩次大規模地對金星大氣進行觀測和分析,他們發現金星大氣中存在磷化氫的光譜特征,因此可以確定這種化合物的存在。
在地球上,磷化氫的形成方式多種多樣,比如通過火山內部作用、閃電的形成等方式,但在這次的發現中研究人員無法確定金星大氣中磷化氫的形成方式。但是根據金星高氣壓、高溫度的環境特點,再加上金星上幾乎沒有氫元素,基本可以確定金星上的磷元素不可能以磷化氫的形式存在著,更有可能以磷酸鹽的方式存在著。
磷化氫氣體或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一個“翹板”
麻省理工學院的天體物理學教授西格爾在去年的研究論文中就提出了這樣一種理論:如果太陽系外的巖質行星也被發現存在磷化氫氣體,那么說明這種化合物可能是存在生命的象征。然而太陽系外的巖質行星數量眾多,而且距離地球十分遙遠,這可能要等到美國NASA研發出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后才能進行觀測和探索。
西格爾表示,他們目前只是通過觀察發現了磷化氫氣體的存在,進一步的確定還需要收集到相關的樣本。即使如此,經過這次的研究,磷化氫將可能成為之后科學家尋找地外生命的一個參考項目。如果從地球生命的角度出發,那么能夠代表生命的化合物有很多,但是外星生命不一定和地球生命有相同的元素構成。
一直以來,金星都被認為是煉獄星球,而這一發現或許能夠改變人類對它的看法。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