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 2020 年,盈利了。
很多人可能已經沒有意識到,這個已經逐漸淡出主流手機市場的品牌,從做播放器開始,已經走過了 18 個年頭,也就是說,在熬過艱難的 2020 年后,魅族迎來了自己的成人禮。
雖然沒賣出多少手機,但線下渠道、營銷等高額成本相應削減,魅族最終實現了單年度盈利,盡管在各大銷量統計中,依然是 others。
魅藍能和紅米組“紅藍 CP”相愛相殺,才過去了幾年時間,但對于魅族來說卻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大概是在帶后殼小屏的魅族 Pro 7 之后,這個來自珠海的品牌幾乎就再沒有進入過主流競爭序列。
但無論如何艱難,魅族活下來了,沒有像錘子那樣幾經易主,也沒有像努比亞那樣只能靠充電器刷刷存在感,甚至還能發布年度的旗艦手機。
18 系列是魅族“成年”的第一款產品,但很明顯,新品的外觀也開始趨于主流,放棄了過去一貫招牌式的工業設計,如果不是市面上稀缺的小屏版本,你似乎很難從 18 系列身上看到過去魅族的影子。選擇靠攏主流,對于魅族這樣一個曾經有著獨特氣質的品牌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還要等待時間的檢驗。
但一個事實是,魅族 18 系列來得很早,甚至比 OPPO vivo 們的旗艦機還早,魅族營銷 VP 萬志強將其歸功于公司組織架構趨于穩定以及相應的效率提升。在 3 月 11 日下午,發布新機一周后,魅族舉辦了一場媒體溝通會,針對魅族如今的問題以及未來的發展進行了解答。
如果你對魅族了解較深,那么可能很自然地會對一個問題感興趣,那就是魅族到底是不是“家族企業”?為什么傳聞中管理層很多黃章的親戚?為什么新 CEO 是創始人黃章的親弟弟?
在現場萬志強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解答,他解釋黃質潘是高學歷工科出身,曾經做過魅族很多重要項目的負責人,負責過財務體系,中臺體系,還負責過海外業務體系,還負責過供應鏈體系,同時熟知硬件各個模塊,是目前擔任 CEO 最好的人選。而除去黃質潘,沒有其他與黃章有血緣關系的人在公司重要崗位上。“現在魅族是一個非常完善的,是一個公開型公司的架構,未來我們也會朝更公開的方向發展。”萬志強說。
對于未來的戰略,萬志強總結為“一體兩翼”,智能手機最核心的業務,兩翼一個是穿戴設備,一個是家居,一個往人個體身上走,一個是往家庭環境中走,而這“一體兩翼”未來都會主打高端。
以魅族如今的體量,已經無法在供應鏈上有太強的話語權。強如蘋果,是“我想要什么,你(供應商)去給我做什么”,而對于魅族這種小廠,只能是“供應商有什么,我就用什么”,快充上已經明顯落后于主流,而屏幕上,看起來參數很美好,但 2K 分辨率和 120Hz 刷新率不能同時開啟,又明顯落后于競爭對手。
但整體而言,魅族 18 系列是一部基本上合格的 2021 年旗艦級,但問題是,它太貴了,4399 元的起售價已經高于曾經的老對手小米 11,魅族上一部爆款機器是魅族 16,靠著 2698 的起售價和當時較高的配置,贏得了不錯的口碑,但如今的魅族已經無法重復性價比路線。
魅族如今的境遇其實和三星在中國有些類似,這時候依然選擇三星旗艦機的幾乎都是那一小撮死忠粉,小幅降價無法擴展受眾,大幅降價又會傷害品牌形象,不如保持現狀,只做粉絲的生意。小眾品牌必須賣得貴,這是商業常識,魅族曾經確實是有情懷的,也有一些自己的堅持,這為它贏得了相當數量的死忠粉。
萬志強也表示,去年魅族只靠兩款產品就實現了盈利,他認為高端機和魅族本身的基因是非常匹配的,過去做大量的中低端產品的時候反而不盈利,這是中國差異化市場成熟的一個標志。
魅族也確實為 18 系列帶來了一些高端機的要素,比如 0 廣告、0 推送、0 預裝(因為沒有微博的預裝,18 系列甚至都沒有微博小尾巴),不過這其實也談不上“壯士斷腕”,眾所周知,互聯網收入走的都是規模效應,魅族的受眾規模已經太小了,這部分互聯網收入幾乎就是蚊子肉,不如砍掉換來體驗與口碑,Flyme 從 2008 年到現在累計有 1 億用戶,注意是累計,而去年 8 月,雷軍在微博上宣布小米現在月活就有 3.3 億。
除了互聯網收入,魅族也在精簡渠道。國產主流廠商們今年的一個大趨勢是,狠抓線下市場,專賣門店升級,而魅族則是在過去幾年把線下網點從兩萬個砍到了 300 多個,魅族方面表示爭取在今年年內拓到 1000 家以上,但可能不是專賣店,而是和京東之家、蘇寧易購以及其他手機賣場合作的體驗專區。這也是魅族如今不得不割的肉,精簡渠道,放棄低價戰略,盡量去提高單機利潤。
自稱是《海賊王》死忠粉的萬志強說,頭 18 年是趕上了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或者電子行業一個樂園時期,但之后的 18 年魅族要開始進入偉大航路,尋找自己的機遇。路飛們進入偉大航路第一個難關是鯨魚,而魅族則是遇上了手機供應(主要是芯片)供應緊缺的難題。萬志強也承認,目前確實有供應短缺的問題,正在通過梳理渠道等方式解決。
過去,魅族被認為是一個“小而美”的品牌,事實證明,硬件行業是重資產行業,小而美很難存活下去。對于如今魅族的定位,萬志強認為,手機市場小品牌變少是真的,但是小而美的品牌沒有變少,小而美的重點在于“美”,“一個美的企業,一種好的產品是不容易死的。”萬志強這樣解釋,“如果可以變強的話,希望魅族未來是一個美而強的品牌,再大的品牌都會有比別人小的時候,這個其實并不重要。”
對于魅族的未來,萬志強認為,目前公司資金很充裕,畢竟魅族不是一個創業品牌,有 18 年的積累和人才儲備,資金儲備和充裕,不會因為一款產品的事故就死掉,“已經是 others 了,還能如何呢?”萬志強說。
一個一眼就能看出的趨勢是,華為受挫后,中國手機市場重新進入“戰國時期”,各大廠商都磨刀霍霍,想把華為讓出的份額吃到自己嘴里,2021 年的市場并不是更容易而是更激烈了。只做高端機的魅族,能不能靠著 18 系列再撐過一個盈利年,可能也是未來還會不會有 19、20 的決定性因素。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