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背包亮相兩會駐地新聞中心。攝影:人民網記者 王曉嘯
“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繼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后,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對5G發展再提出新要求。
我國5G正式商用以來,經過一年多發展,5G建設如火如荼,從網絡建設向融合應用、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縱深發展。在今年兩會期間,新聞媒體報道也步入“5G時代”。
5G消息、5G云連線、5G+4K直播等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廣泛運用。“云”上采訪、隔屏互動成為不少代表委員回應公眾關切、接受媒體采訪的新形式。得益于5G技術的強大支撐,代表委員從“面對面”到“云上見”,兩會報道成功“出圈”,更精準高效地將會場內外的新氣象、新聲音生動呈現在全球面前。
智慧升級 會場駐地實現5G全覆蓋
與往年記者云集、熙來攘往的場面不同,今年的兩會新聞發布廳實現了5G視頻連線——參加采訪的記者身處幾公里之外的駐地,同樣可在鏡頭和電視屏幕前向代表委員提問。
將記者關切、民眾關心的問題實時帶到代表委員,這背后有一張高速的通信網絡作保障。今年兩會開幕前夕,在三大電信運營商努力之下,兩會所有會場、駐地等核心地點實現5G網絡全覆蓋,為兩會高清直播、代表視頻會議以及視頻采訪等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經建設了超過71.8萬個5G基站,基本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以上城市,獨立組網模式實現規模部署,用戶規模快速攀升,5G終端連接數超過了2億。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建成系統完備的5G網絡,5G垂直應用的場景將進一步拓展,融合發展催生創新出更多的新業態、新應用。
人民網主持人使用5G驍龍筆記本。攝影:人民網記者 翁奇羽
形式創新 5G助力兩會全媒體報道
今年的兩會,不少記者都配備了集結5G功能的設備,5G手機、智能錄音筆等裝備幾乎成為上會記者“標配”。同時,5G筆記本、5G直播背包等新型采訪裝備,正成為上會記者的“利器”。
據悉,人民網為兩會前方記者配備了支持5G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直播背包。這些由高通公司攜手中國合作伙伴提供的設備,在兩會報道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前沿科技賦能媒體創新的生動寫照。
5G驍龍筆記本除了具備傳統筆記本文字、圖形、音視頻處理能力之外,同時支持5G高速網絡連接,機身設計更為輕巧,功耗更低,續航更為持久。
相比之下,5G直播背包則是一款頗具“黑科技”色彩的多功能裝備。5G直播背包類似一臺小型電腦,構成包括可調節式背包和直播設備,內置有電池、設備主機、音視頻處理終端、遠程通訊服務器和一些軟件系統。一般情況下,搭配一臺外接攝像機,直播背包就可完成直播的采集、處理、傳輸等整套流程。
在5G的支持下,記者的采訪報道變得更加輕松、便捷。同時,新聞媒體的報道形式,也隨之更加多樣化。今年兩會期間,多家媒體推出了5G消息的報道形式。與傳統短信、彩信相比,5G消息可支撐文本、圖片、語音、視頻等富媒體內容形態,并支持地理位置、日程提醒、調查問卷等多種服務。毫無疑問,5G消息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媒體融合應用的落地,將助力兩會報道觸達更廣泛的受眾群體。
以一業帶百業 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除了在傳媒領域,5G在游戲娛樂、賽事直播、居住服務等領域也發揮著“乘數效應”。與實體經濟和民生領域相結合,5G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大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力度,豐富應用場景”,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推進5G產業發展,支持各地區積極開展5G應用探索,2021年中國將進入“5G加速普及”的一年。
“2020年,面對疫情挑戰,整個行業共同努力,迎難而上,交出了一份十分出色的‘5G成績單’。”孟樸表示,疫情期間,居家辦公、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網絡娛樂等需求激增、流量爆發,中國的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經受住了考驗,5G也成為有史以來部署速度最快的一代蜂窩網絡技術。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是所有從業者戰勝挑戰、積極進取的結果。
孟樸表示,高通公司作為一家跨國企業,不僅將受益于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同時也會進一步加深與中國產業的合作,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未來,高通公司將繼續通過“5G領航計劃”和“5G物聯網創新計劃”,深化與中國移動通信生態系統伙伴的合作,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共尋機遇、共創輝煌,實現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