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在讀博士莫博程成功研發了“橘燈籠”實蠅蟲誘殺球,并先后申請專利13項。“橘燈籠”產品在2018年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斬獲金獎。
“橘燈籠”果蔬通用誘蠅球在田間的實際使用效果圖。 莫博程供圖 攝
有了專利和成果,莫博程2017年創立湖南橘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開始規模化推廣使用誘球產品,并在2年內將產品賣到全國16個省市,獲得了京東等超過50家投資機構和投資人的青睞,還成功融資200萬元。
“我經常帶領團隊到全國各地開展‘獵蠅行動’,哪里有受災果農,我們就往哪里送產品和技術。”莫博程說,2017年至今,其和團隊累計幫助貧困戶減少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
高校畢業生排隊進入人才市場求職。 湖南人才市場供圖 攝
莫博程事跡只是湖南大學生創業的一個縮影。29日在長沙召開的2019年湖南省就業創業工作暨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透露,近年來,湖南全方位、多角度推進畢業生高質量和更高層次就業創業,在歷屆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共斬獲金獎4個、銀獎26個、銅獎86個,3次榮獲大賽優秀組織獎;2018屆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88.05%,連續8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在已經找到工作的畢業生中,有的就業滿意度不高,工作轉換較快,加上就業侵權行為多發,都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帶來了較大挑戰。”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胡奇說,要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首位,引導畢業生到新業態、新模式上就業,努力拓寬多元化就業空間;用好創業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和一次性創業補貼等政策,鼓勵有意愿的畢業生自主創業。
莫博程(左一)在田間介紹橘燈籠果蔬通用誘蠅球在田間的使用效果。 莫博程供圖 攝
盡管高校畢業生大多具有較高學歷、掌握了一定技能,但由于缺乏人生經驗和社會歷練,他們往往對自己的期望認知、實際能力不夠精準,不愿到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就業創業,同時對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等要求較高,存在“眼高手低”“慢就業”“有業不就”等現象,一定程度上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供需錯配和心態失衡。
湖南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王瑰曙表示,可以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建好畢業生求職意愿信息數據庫和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信息數據庫,實現就業供需信息的精準對接。
據了解,自2019年至2021年,湖南計劃用三年時間組織3.4萬名青年參加就業見習。實施對象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歲至24歲的登記失業人員;艱苦邊遠地區、老工業基地和貧困縣可擴大至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中職畢業生。(完)(唐小晴劉瑋)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