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 推行“時間銀行”緩解養老供需矛盾
3月5日是學雷鋒紀念日,當天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京開幕。與以往不同的是,全國人大代表黃細花是帶著手套和垃圾袋等“撿跑”工具來北京的,她希望把“撿跑”這項志愿服務帶到全國“兩會”。同時她建議,推行志愿服務“時間銀行”,創新互助養老新模式,以破解當前越發嚴峻的社會老齡化難題。
黃細花解釋稱,“時間銀行”是指各年齡階段的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積累服務時數,待自己有需要時,可享受同等時數的免費服務。狹義上是指相對年輕的老人志愿者為高齡老人提供服務,積累服務時數,待自己有需要時,可享受同等時數的免費服務。
黃細花說,“我國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但目前我國的公共養老服務供給有限,且社會化服務價格水平較高?!薄皶r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不僅是低成本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選擇,還可以把不同年齡的健康老人動員起來實現服務互換,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的作用,化解養老供需矛盾,是確保全體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成果的有益嘗試。
黃細花建議,為更好地推行“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要制定“時間銀行”管理制度機制;同時要加大宣傳,提高社會公眾知曉率、參與率和支持率;還要積極推進“時間銀行”信息化建設,通過“互聯網+養老”模式,讓“時間銀行”真正為養老服務。
同時,黃細花首批提交了6條關于志愿服務的建議,她從培養青少年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意識、參與志愿服務納入各級領導干部實績考核、開展鄉村振興志愿服務等角度,提出了“全民志愿者”理念,即最大限度地發動群眾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讓每一個人都爭相成為志愿者。
就如何將志愿服務進行規范化、制度化,黃細花也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加大對志愿服務的支持力度、經費支持、購買保險等。比如,出臺全國性政策,將志愿服務基本保險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出臺更多禮遇志愿者舉措,全面提升志愿者獲得感和認同感。她還建議參照中央做法,推動各地成立志愿服務基金會,歸當地文明辦聯系指導;建議財政部推動各地將志愿服務工作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合理安排志愿服務所需資金。(記者 陳海峰)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