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官網消息,為加快以質量標準為核心的質量技術創新及應用,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的主要任務是:
(一)科學規劃布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任務、重點工程、民生工程,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科學規劃,系統安排,分步實施,形成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的合理布局。堅持重點支持、動態調整,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重點支持具有基礎研究能力、技術創新能力、高效管理能力的實驗室。
(二)把準功能定位。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以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為出發點,圍繞質量、安全、健康、環保等領域,開展質量政策、質量科學、共性質量工程技術、標準(標準樣品)實驗驗證、計量檢測技術、方法和測試裝備研究、產品安全評估和監管技術等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發揮質量標準支撐引領作用。
(三)建立“進退”機制。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主要依托具有較強研究開發和技術輻射能力的大企業、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采取產學研用合作模式,通過自上而下定向設立與主管部門擇優推薦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建設。同時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對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的監督管理,開展定期檢查、隨機抽查或階段性評價,建立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進退”機制,實現動態管理。
《意見》明確,到2025年,力爭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建設若干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掌握質量技術的最新發展方向,突破一批檢驗檢測新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研制一批智能化高端檢測設備,形成一批重點產業標準及認證方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到2035年,基本建成同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與安全保障相適應的國家級質量標準實驗室體系,形成重點突出、布局合理、規模適度、技術先進、運行高效的良性發展局面。
工信部官網截圖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