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啟航智能科技大廈23層的天津新銳聯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團隊正在對一款3月中旬即將推出的“熱能靴”進行最后的測試。雖然公司規模不大,但他們卻是自主研發新一代高溫熱能裝備的科技企業。在冬奧會上,工作人員穿戴的熱能服、熱能手套就是這家企業在熱能裝備中內置了他們自主研發的一種具備溫度記憶功能的復合半導體材料,可以探測外部溫度自變功率,低壓下超高溫加熱,并具有自主限溫和防失火等顛覆性優勢,是名副其實的一款“黑科技”產品,填補了國內外高寒取暖領域的空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在大廈30層的天津天河云筑工科技有限公司,活躍著一支由30余人組成的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青年團隊,他們的工作是為全國眾多大型工程建設項目進行建筑信息化模型創新設計。
“年輕人嘛,就要有沖勁兒,敢創新!”企業聯合創始人張西說,截至目前,他們的業務已覆蓋全國11個省市,涉及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水運工程、海洋工程、民航工程、海洋石油工程等眾多大項目。
一支青年創業團隊能取得這樣的驕人業績,張西說,企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南開區對科技創新的大力扶持,以及博創園給企業提供的良好氛圍。博創園的科創企業員工工作熱情都特別高,在新技術研發方面,大家更是你追我趕,誰也不肯落后。另外,園區周邊高校、科研院所、老牌科技企業眾多,形成了聚能效應。大家在相互學習和競爭的同時也相互尋覓合作商機,往往又碰撞出新的科技火花。
樓層越走越高,映入記者眼簾的各類高科技企業也越來越多。南開區協同創新辦的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2年2月底,南開區博創園的入駐企業已從兩年前啟動時的15家增長至38家。入駐團隊核心成員有一流高校的專家教授、創業博士團隊,也有在國家級、市級創新創業大賽連續獲獎團隊的核心成員。企業主打的“硬科技”涉及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生態環保等多個科技前沿領域,如今這里已成為引才聚智的“強磁場”。
服務“創新南開”目標定位,目前,博創園的眾多科技企業都在展開新一年的研發創新工作,而南開區今年也將持續優化創新生態系統,助力“南開智造”為城市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賦能。(據《天津工人報》報道 天津工人報記者李汝斌 通訊員魏巍)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