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包頭開足馬力繪就工業經濟“昂揚曲線”
初春時節,萬象更新。包頭市首家外籍院士工作站落戶稀土高新區。這家由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和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兩院院士舒爾德米特建設的“稀土磁性材料應用院士工作站”,將為包頭市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與此同時,60公里外的土右旗,2022年重點項目手續審批暨“集中審批月”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展開……
包頭是一座煥發著勃勃生機的城市。
去年以來,包頭市就堅持把做大做強工業作為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的重中之重,跑起來、搶時間、爭一流,全力加快工業現代化發展。全年工業實現量質齊升,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4.1%,工業產值增長40.3%,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7.9%,工業利潤增長170.2%,工業稅收增長42.4%,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5%;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4%,固投增速實現141%,占包頭市工業比重達到67%,多項工業指標創近10年來新高。
腳步與汗水,讓砥礪奮進的包頭工業熠熠閃光。
回首過去,包頭市在找準定位上認清大局大勢。強化“工業立市、工業強市、工業富市”理念,明確加法、減法一起做,全力導入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努力方向。在搞清優勢劣勢上,系統盤點包頭市工業發展現狀,全面掌握462戶規上工業企業發展現狀,進一步找準找實工業發展什么、怎么發展的著力點。最終理清思路,確定建設“四基地兩中心一高地一體系”的主攻方向,分領域制定專項規劃,實施“一業一策”3年行動計劃,全面深入系統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
所有這些,奏響了包頭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奮進曲”。
強產業核心在于強工業。2021年,包頭市圍繞“注重集群,突出鏈條”,不僅打造出喜人的產業集群,而且努力構筑產業鏈條。全年不斷鞏固壯大鋼鐵、稀土等7個產業集群,新培育打造高分子、硅和碳纖維等5個產業集群。稀土產業新落地項目45個,國內綜合實力前十強的稀土磁材企業有6家落戶包頭市,稀土產業產值增長79%。硅領域聚集了15家企業,生產規模占到全國的20%左右。在稀土永磁、鋁深加工、汽車裝備等11條產業鏈基礎上,新構建了光伏、風電和新能源汽車等5條產業鏈。
創新,作為引領工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包頭市通過內部挖潛,外部招引,包頭市重點產業的市場優勢進一步穩固增強。2021年,包頭市推動內部企業發揮優勢再立新功。分別制定傳統產業高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行動方案,實施185個技術改造項目、166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項目,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69%。推動駐包企業對標挖潛,包鋼集團率先成為自治區首家收入超千億元企業,北奔集團下線自治區首臺氫燃料重卡。同時,以前所未有力度引進外部企業。大力引進三個500強企業,目前已有30家500強企業、頭部企業、新銳企業入駐包頭。
營商環境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包頭市頂格推進項目招商引資。去年包頭市對接企業、簽約項目和協議總投資分別是2020年的5.9倍、3.4倍和5.2倍。創歷史新高。2021年最后一天,包頭市委召開了包頭市2022年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調度會,對今年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作出部署。
放眼包頭市看,新一輪招商引資攻勢快速升溫。不少旗縣區利用春節傳統節日,交企業家朋友、走企業家親戚,尋招商引資線索。有關部門抓緊對包頭市重點項目審批手續進行梳理、摸底、對接,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
“能真正感受到包頭‘跑起來、搶時間、爭一流’的氛圍,感受到更強的緊迫感和時間意識。”在金融機構服務重大項目政銀企對接活動的企業觀摩中,中國建設銀行包頭分行行長范瑞君感慨。
“這么短時間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和公章,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包頭速度’。”在昆區政務服務大廳民營企業服務驛站體驗過“一站式服務”后,內蒙古蒙稀超礦農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辦事人員李蓉感嘆。
1月份成績單,很快回應了包頭市上下跑出來的開年“加速度”。1月份包頭市招商引資累計對接企業411家,已簽約項目104個,協議總投資約1409.2億元,已注冊落地項目53個,已開工7個項目,完成投資額0.45億元。
聚焦細微處,發力關鍵點,厚植出包頭市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沃土。在剛剛召開的內蒙古自治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包頭市鄭重承諾,今年要繼續全力抓招商、抓項目、抓轉型、抓保障,力爭招商引資簽約重點項目1000個以上,確保規上工業增速12%,不斷推動工業邁上新臺階。(內蒙古日報記者 李國萍)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