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諸城:探索創新財政支農新路徑
中國財經報訊 近年來,山東省諸城市財政局針對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融資“難、貴、煩”等問題,突出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積極探索財政支農新路徑,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
創新推廣按揭農業模式。按揭農業是諸城市推進財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鄉村產業振興的一種創新模式,通過財政和國企“搭臺”,吸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登臺唱戲”,按照“企業融資+建設基地+提供技術服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揭經營——企業回購+實現利益再分配”的運作模式,引導農業龍頭企業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結成利益共生體,紓解農業產業融資困境。
創新設立“按揭農業貸”。諸城市財政局針對按揭農業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和資金需求,在準入門檻、授信額度等多個方面加大突破力度,開創了“為農業經營項目提供啟動資金”的信貸模式,即“按揭農業貸”。
支持構建支農擔保體系。通過為新型經營主體提供貸款擔保、對貸款利息貼息45%以上、對風險用戶承擔80%的擔保責任、拓展農業保險范圍等措施,全面構建起支農擔保新體系,破除金融機構的后顧之憂。截至2022年1月,全市在保8.4億元,累保14.3億元;2021年度實現“魯擔惠農貸”新增擔保715戶、共8億元。
引進落地“金融+科技”服務平臺。為保障金融機構投入按揭農業的信貸資金及時支付、即時監管,諸城市引進智慧服務平臺,嵌入農業種植基地所需農資、氣候、技術的實時更新、隨時服務,在保障信貸資金精準通達、安全高效的同時,為農業產業實現線上化、可視化、溯源化、規范化管理提供智慧化服務,進一步拓展農擔、金融支農服務的新內涵。
吸引金融機構踴躍參與。利用農擔貼息擔保政策貸款,依托社區農業公司,統籌解決糧食倉儲、烘干、晾曬、設備購置等配套設施問題,拓展糧農增收新渠道。截至2021年底,已吸引3家銀行參與,共計授信合作社17個、總額度3100萬元,完成發放貸款595萬元。(見習記者王瑾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