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一份茄子、一份西蘭花、一份西紅柿,地址是太谷區……”農歷正月初六,市民王女士撥通了晉中市勞模王剛的電話。
“年前我訂過一次,菜是現摘的,可新鮮呢,價格也不貴!”王女士的話是晉中市太谷區許多市民的親身體驗。
晉中市勞模王剛和賀亞峰分別是太谷區蔬菜瓜果協會的會長和秘書長,也是被省政府命名的新型職業農民。春節期間,為了讓廣大市民第一時間吃到高品質的蔬菜瓜果,他們率先以“訂單蔬菜”的便捷方式走入春節市場,不僅面向區內銷售,也面向全省乃至省外銷售。客戶只需拿出手機撥通電話下單,一份精美的春節蔬菜大禮包就會被派送到家。
“以代買代賣的形式盤活了當地的蔬菜供銷,使好產品真正賣上了好價錢,達到了助農惠農的效果。”2月8日,根據訂單正在太谷區任村鄉任村菜農任忠和蔬菜大棚現場采摘的賀亞峰說。
賀亞峰告訴記者,他每天的任務就是采購新鮮的綠色蔬菜。接到訂單后,他會和合作農戶取得聯系,及時采購裝配,第一時間送到客戶手中。
春節前,太谷區蔬菜瓜果協會與太谷區6個村、20余戶農戶簽訂了銷菜合作協議,還起了個響亮的名字“農谷邦”。“農谷邦”圍繞蔬菜產、供、銷、運輸,以節約菜品存放時間為原則,以高質量配送服務為保障,以豐富的菜品種類、新的購銷模式真正使好產品賣上了好價錢,也讓供銷雙方實現了雙贏。
農戶任忠和把他的大棚納入了“訂單蔬菜”的供銷模式中,“這樣不僅不用發愁銷路,效益也很可觀。春節期間,短短幾天就有兩萬元收入”。
“去年農歷臘月初十到臘月二十八,平均每天都能配送150箱以上的訂單量。”談起 “訂單蔬菜”,王剛信心滿滿,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把‘訂單蔬菜’搞下去,不斷豐富蔬菜品種,與省外涉農企業合作,滿足各類消費者的需求。”(據《山西工人報》報道 山西工人報首席記者 米俊茹)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