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
原標題:昔日山道推摩托 如今坦途開轎車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龐慧敏 工人日報-中工網通訊員 陸君旖 李楚桐
臨近春節,家家戶戶置辦年貨忙。在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川山鎮頂吉村,51歲的村民莫海東剛從貴南高鐵九萬大山四號隧道工地下班返回,他熟練地發動小轎車,一溜煙往鎮上駛去。今年開新車置辦年貨,老莫心里別提有多甜了。
頂吉村位于自治縣西北部。20年前,這里是川山鎮最偏僻的貧困村之一,石頭多、土地稀少。莫海東回憶,“路不好走,我們經常挑著水桶,走幾公里山路去打水。”2000年,為了送孩子去鎮上讀小學,莫海東一家勒緊褲腰帶,買了一輛摩托車。
在不足一米寬的簡易村道上,騎著簡陋的摩托車,莫海東早出晚歸,為生計奔波。有時路實在難走,為了省油錢,莫海東硬生生推著摩托車在崎嶇山路一走就是幾公里,冬天也累得渾身是汗。
2018年,廣西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貴南高鐵修進九萬大山,正好穿過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一年后,莫海東在貴南高鐵隧道施工工地找到了一份工作,給濕噴機裝料。有了穩定收入,他存下了2萬多元。
“施工單位修建了便道,村民進村方便了,物資運輸也通暢了。”莫海東說。
為了方便運送工具、農作物,莫海東花費7500元購置了第二輛車——電動三輪車。外出務工的兒子莫順嚴也回到頂吉村。“學歷低,在外務工一個月只能賺兩三千元。”莫順嚴說,“父親介紹我到貴南高鐵工地干活,一個月有5000多元收入。”
2018年這一年,莫海東家養了兩頭種豬,還添置了冰箱、洗衣機等一批新家電。也是在這一年,環江縣貧困發生率降至1.48%。
2020年5月,廣西柳州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毛南族整族脫貧。
在莫海東的觀念里,讀書就是出路。今年,莫海東的孫子讀小學了。“要讓他接受好教育,去看更大的世界。”莫海東和兒子盤算,送孫子到離家10多公里的木論鄉中心小學讀書。2021年7月29日,莫海東花費8.5萬元購置了一輛白色轎車,這是他的第三輛車。
現在,莫海東早晚接送孫子上下學。“高鐵修到家門口,生活越來越富裕,村民都有了買車的愿望。”他美滋滋地說,“以后動車開行,我們出行更方便了。”
如今,貴南高鐵廣西段建設如火如荼,預計2023年正式開通運營。不久的將來,在九萬大山的崇山峻嶺間,一列列動車將滿載著鄉親們向美好生活一路飛馳。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