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人民幸福指數研究報告》發布,杭州、深圳和寧波位列前三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姬薇
1月13日,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城市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聯合發布《人民幸福指數研究報告》,報告結果顯示,省會及計劃單列市中,幸福指數排名三甲的城市分別為杭州、深圳和寧波;而一般地級市中,金華、蘇州、湖州幸福指數位列前三。
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高級研究專員呂曉荷博士介紹,《人民幸福指數研究報告》選取了185組基礎數據,其中55%來源于統計數據、45%為新型數據,如遙感數據、地圖POI數據、網絡數據、調查數據等。總體來看,我國國民幸福指數整體持續向好,隨時間發展變化,各板塊得分趨向均衡;“社會生活”及“人居環境”逐年向好,體現出影響幸福感的客觀條件改善顯著。
從人民幸福與經濟發展的耦合關系來看,國民幸福指數綜合得分隨GDP總值及人均GDP增長呈逐年上升趨勢,證明我國經濟的穩定高速發展是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堅實基礎;但2006年以后國民幸福指數總分增速小于GDP增速,意味著經濟水平將不再是決定人民幸福的最關鍵要素,也對下一階段“改革發展成果惠及人民”的工作目標提出了新要求。
通過分項的發展趨勢分析,我國多項民生福祉水平持續提升,硬件設施建設取得飛躍式進步,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提升;對標國際,科研投入、互聯網普及、就業穩定性和政府工作效能等都屬于我國的優勢領域。未來應在提升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提高社會服務質量及環境質量方面持續發力,向社會公平與共同富裕目標邁進。
與此同時,“人民城市幸福指數”應用場景,實現了對全國283個城市(包括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等)的綜合評估。整體來看,全面小康目標達成,但仍未有綜合得分達到全面優秀水平的城市,在提升人民幸福感方面各個城市都仍有較大進步空間和重點方向。其中省會及計劃單列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杭州市、深圳市、寧波市、長沙市、廈門市、鄭州市、南京市、武漢市、廣州市、福州市;一般地級市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金華市、蘇州市、湖州市、溫州市、紹興市、東莞市、臺州市、舟山市、鎮江市、無錫市。
從分布區域來看,綜合得分較高城市為沿海沿江城市及省會城市,浙江省、廣東省、江蘇省多市名列前茅,表現突出,國家共同富裕示范區引領作用顯著;從規模特征來看,超大特大城市幸福感平均水平較高,部分II型大城市排名靠前。
通過各檔城市的分圈層分析,西部地區在“個人家庭”圈層具備比較優勢;東部城市在三個層次的需求滿足方面均表現突出。而從與人口關系的耦合分析來看,人口流入較多的城市,幸福指數得分排名相對靠前,如珠海、深圳、杭州、長沙等,可見幸福指數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的反映了城市對人口的吸引能力。
據悉,未來“人民幸福指數研究”除了持續發布國民幸福指數和不斷擴展人民城市幸福指數的監測范圍,還將進一步下沉社區尺度,關注各類人群的特定需求,并加強與相關國家部委、各類科研機構、新聞媒體、地方政府、企業的合作交流,最終構建起一個多尺度、多類型、持續性的指標研究體系,以期真實反映全體人民全面需求,有效指導實踐工作。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