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江蘇:房地產交易稅收一體化平臺上線
小錢是一位在江蘇省海安市工作的職場新人,今年靠著自己的積蓄和父母的資助購買了一套房子。
很快,他辦完了相關手續,拿到了不動產權證書。“稅款繳納只用了10分鐘,一個窗口就辦完了所有事項。”小錢說。
省市縣三級密切協作,歷時兩個多月論證測試,全線打通各業務環節……江蘇省“房地產交易稅收一體化平臺”自2021年5月在海安市試點上線運行以來,累計完成房地產交易業務7358筆,平均辦稅時長縮短了40%。
部門攜手,推動信息共享
辦稅大提速是稅務與住建、民政和自然資源等部門數據信息實時共享的成果。
為全面做好一體化平臺的上線試點工作,江蘇省市縣三級稅務部門和海安市委市政府密切協作,召開多方聯席會議5次,協調解決具體問題42個。
“我們把一體化平臺的試點工作作為一項重大任務來抓,在全面梳理不動產交易流程、機構設置、特殊業務和信息化系統建設等情況的基礎上,逐一確定有關網絡連接、接口規范、數據利用標準等事項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將目標任務分解到具體責任人員。”海安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負責人趙衛兵說。
為了讓信息平臺更順暢,國家稅務總局海安市稅務局與相關部門一邊開展試點工作,一邊不斷修改完善相關數據。截至目前,該局在試點過程中共處理業務類問題87個、系統類問題64個,增強了一體化平臺的可靠性、易用性和安全性。
優化流程,讓數據多“跑路”
日前,南通呈萬科技有限公司的崔女士在朋友圈看到一條消息,一下子引起了她的關注。“這個朋友在朋友圈感慨現在買房繳稅拿證比以前方便快捷了許多,很多人在評論中說這都是一體化平臺的功勞。”崔女士說,她近期有買房的計劃,到時候親自體驗一下一體化平臺的便利。
據海安市稅務局副局長張東棟介紹,一體化平臺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實現了“三個轉變”——手工錄入轉變為自動帶入,基礎數據錄入時間大幅縮減;人工比對轉變為系統判別,業務審核效率大幅提高;紙質資料轉變為電子材料,資料報送大幅精簡。
如何讓數據在平臺上“跑”得更快,讓群眾跑路更少?張東棟說,下一步,該局將充分利用平臺,構建更為完備的電子檔案系統,房產交易過程中所涉及的交易合同、身份證件、結婚證、戶口簿和住房套次證明等,不用再提供紙質資料,讓群眾盡享稅費服務的高效便捷。
三道環節,守護稅費安全
據介紹,在一體化平臺試點上線的同時,海安市稅務局在事前、事中、事后三道環節中設置了“三把鎖”,精準監管,防范房地產交易可能產生的涉稅風險,防止個人信息泄露。
在事前控制方面,該平臺將外部門共享寫入的房產交易關鍵字段信息、三項比對結果和計稅結果等數據系統強制設置為無法人工修改,有效杜絕人為篡改數據的現象。
在事中控制方面,該平臺通過新增納稅人稅收優惠享受三項審核比對,對納稅人能夠如實申報并與外部門信息比對一致的,系統實時處理;對比不通過的,則轉人工審核環節,并將相關佐證資料和審核結果在系統內留痕,實施“受理崗、審核崗、復審崗”多崗操作,有效避免了稅收優惠享受中出現的執法風險。“我現在的崗位是不動產稅款征收,與之前相比,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整個業務辦理速度大大加快了。”海安市稅務局干部褚春娟介紹說,這一變化的背后,一體化平臺功不可沒。
在事后監督方面,海安市稅務局固化制度安排,定期對一體化平臺電子化歸檔的房產交易信息進行復核比對、抽樣檢查,確保每一單業務都“有備可查”,讓每一次減稅都有據可依,每一筆退稅都有底可追。(殷潤成 董丹鳳 韓良義)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