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遞巨頭競相投資布局成都的背后(引題)
成都一個個包裹托起年逾百億“蛋糕”(主題)
去年12月8日,全國第一千億件快遞誕生于成都都市圈,引得全國對快遞行業的矚目。近年來,成都持續引領著我國中西部地區快遞業發展,在全市大約4萬名一線快遞員穿梭于大街小巷托起上百億市場的背后,則是一番風起云涌——多家快遞企業巨頭競相在成都迭代升級布局項目搶占先機,四面開花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130億元。與快遞企業砸重金投資成都相呼應的,則是成都快遞業市場每年達三成左右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成都快遞業務量將達28億件、快遞業務收入將突破200億元。
全新建成投用的京東物流祥福分揀中心 受訪者供圖
迭代升級全新布局
郵政快遞企業投資成都項目相繼亮相
“這是京東物流目前自動化程度最高、單場地投入最大的樞紐分揀中心,每天的處理能力超過190萬件。”元旦節前夕,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區的京東物流祥福分揀中心建成投用,京東四川區檢運部的鄒科指著一排排嶄新分揀設備說,該中心建設投資為3億元,整合了原來成都外單和青白江分揀業務,是迭代升級建成集轉站攬收、倉儲擺渡、干支線進出港功能于一體的樞紐處理中心。
在現場,記者看到京東物流祥福分揀中心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整個中心上下三層樓布局,現場操作工人非常少,最多的一層樓建設有4層流水分揀作業平臺,同時分揀作業線引入了“六面掃描機器”,一件件包裹經過該機器后,就被迅速自動分揀到相應的配送區域中轉袋中。鄒科稱,祥福分揀中心投用后能夠極大地緩解京東物流在川的快遞業務處理壓力,有利于快遞業務在四川的進一步拓展。
其實,祥福分揀中心只是京東物流投資成都的其中一個項目。公開資料顯示,最近兩年里,京東還在新都、天府新區分別投資建設了“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總投資約50億元。與此同時,京東還把全國先進科技設備引進入川,推動快遞物流科技水平提升。
無獨有偶。近日,另一家快遞企業順豐在成都打造的四川分撥中心產業園也全面投用。該產業園距離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不足5公里,是順豐控股集團在四川打造的首個物流產業園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5億元,是一個集智能化分揀、智慧倉儲、陸空聯運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物流產業園。
據順豐四川分撥中心產業園項目負責人介紹,目前順豐在川營業站點布局數量眾多,每天有數百萬件的快件需要進行集散分揀與中轉配送,該分撥中心產業園投用后將極大地提高順豐在省內物流的轉運效率,而且項目配套有冷鏈倉儲設施,能夠保障生鮮產品快速到家,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快遞服務體驗。
昨日,記者從中國郵政集團四川省分公司了解到,功能定位為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天府國際機場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目前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將于今年年內正式投用。該項目緊臨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區,總建筑面積8.9萬平方米,集普通郵件、快遞包裹(進口)郵件、特快專遞、國際郵件、倉配一體化和航空及陸運進口郵件處理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建成后將配套全新自動化設備和智能化管控體系,每日生產處理能力將達到150萬-180萬件,較目前在雙流國際機場的處理能力提升一倍。
11個項目總投資逾130億元
快遞物流巨頭競相在成都實施項目計劃
除了郵政、京東物流、順豐等,中通、圓通、韻達、申通、菜鳥、德邦等快遞物流主要品牌企業也在成都相繼實施項目計劃全新布局。其中,中通計劃總投資20億元在位于簡陽西部電商物流產業功能區建設中通快遞西南總部,規劃總建筑面積超過45萬平方米;德邦物流計劃總投資10億元在雙流擴容建設綜合性高標準物流園區、西南結算中心、西南數據中心、綜合物流服務區等;韻達計劃總投資12億元在簡陽打造西南電商總部基地,包括建設智能化快遞中心、智能化快運中心、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送、智能機器人研發、跨境電商園、中小企業孵化中心等。
昨日,記者從成都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上述快遞物流品牌企業在成都實施的全新重點項目布局,有的已建成竣工投用,有的則正在加緊實施,最近5年里僅菜鳥、京東、中通、順豐、韻達、申通、德邦、蘇寧8家企業在成都投資建設共有11個快遞物流重點項目,其中大部分項目建設年限為2020年至2022年,計劃總投資超過130億元。
“大型企業投資動向往往是市場發展的風向標,近年來成都快遞行業保持著快速發展態勢,快遞物流企業競相投資成都,通過開建全新項目、升級設施設備、提升服務能級等,實施全新布局,既是快遞物流企業搶占成都發展先機的體現,同時也反映了它們對成都市場的未來發展十分看好。”成都市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子愚稱,近年來除了國內快遞物流企業,國外企業巨頭比如DHL、UPS等也相繼加大投資力度在成都建設重大項目,提升快遞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
快遞物流企業風起云涌,投資建設項目提升服務效率和能級,為本地特色產品拓展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現在正值年貨節大促期間,近期我們單量大增30%左右,平均每天通過京東快遞發5000多單包裹,在48小時內就能送達全國。”成都一家從事四川特產電商的銷售企業負責人說,快遞業快速發展有利于他們拓展電商業務,快遞服務迭代升級則持續擴大市場半徑。
據了解,近年來電子商務快速發展、鄉村振興深入實施,“快遞+”產業加快融合發展,越來越多的特色和特產商品搭乘上快遞快車。據成都市郵政管理局統計,僅“快遞+”柑橘、獼猴桃、水蜜桃項目,去年寄遞業務量就超過7000萬件,另外“快遞+”鞋類項目業務量超過3000萬件,“快遞+”香腸臘肉和郫縣豆瓣的寄遞業務量超過1200萬件。
競發背后是一片“藍海”
到2025年成都快遞市場規模將翻一番
目前,成都的月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邁上了“億級階梯”和“十億級階梯”的發展常態。去年前11月,成都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6.53億件,同比增長29.3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51.24億元,同比增長22.21%。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相關最新報告,在全國快遞前50強城市中,去年11月成都快遞業務量居第12位,快遞業務收入居第9位。在中西部地區城市中,成都的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則繼續居首位。
近日出臺的《成都市郵政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成都市郵政快遞業將聚焦“建圈強鏈”、提質增效,進一步推動創新發展,構建起與城市發展戰略定位相匹配的郵政快遞業體系,將成都建設成為國際郵政快遞物流樞紐、郵政快遞業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示范區、中國快遞示范城市。
根據“十四五”規劃發展目標,到2025年成都快遞業務量達到28億件、快遞業務收入達到210億元。行業增長速度保持西部地區領先,成為拉動成都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20年成都市郵政行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20年成都市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14.32億件,快遞服務企業業務收入完成139.36億元。這意味著“十四五”期間成都快遞業務量將較2020年翻一番,快遞業務收入也將增長逾五成。
據了解,國家郵政業發展中心曾做過測算,平均每件快遞服務經濟體量大約為200元。據此測算,到2025年成都快遞業務量將達28億件,服務支撐經濟體量將達5600億元。
成都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成都郵政快遞業面臨著“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以及西部陸海新通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多重國家重大決策疊加下的新發展機遇,將推動郵政快遞業需求量持續增長,為快遞業發展持續注入動力源。
“今年將重點推動實施中歐班列運郵常態化,著力發展一批‘樞紐+關聯產業’快遞經濟區,打造區域性國際樞紐和全國性樞紐‘兩個樞紐’。”該負責人稱,聚焦穩鏈補鏈強鏈,加快培育先進生產性快遞物流服務業,完善中心城區寄遞網絡布局,打造快遞物流千億級產業集群。
據悉,當前成都正在建設縣、鄉、村三級快遞物流服務體系,成都“快遞進村”覆蓋率達到100%,郵快合作進村率、主要快遞品牌進村參與率、郵快合作深度均超過95%。今年,成都還將進一步引導市場主體推進快遞“下鄉進村”,推動農村郵政基礎設施和服務網絡共享,鼓勵郵政、快遞、交通、供銷、商貿等物流流通領域探索農村寄遞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服務鄉村振興發展。(成都日報記者 楊富)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