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引擎,驅動孝感農業“快跑”
臨近歲末,位于孝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安陸工業園的湖北永祥農機裝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該公司總經理葉元文不時掏出手機,查看近期訂單數據,對生產進行調度。“差不多每兩天就會收到10臺左右的農機訂單,前幾天我們剛剛完成了86臺智能播種施肥一體機的封裝,準備遠銷尼日利亞。”
永祥農機是孝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培育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智能農機裝備研發、制造、銷售和應用服務,其生產的智能水稻側深施肥機、智能播種施肥一體機等農機產品輻射全國20多個省市,并暢銷泰國、緬甸、菲律賓、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
近年來,該企業與武漢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創建了行業一流的專業工藝裝備和產品研發中心,多次參與國內外大型成套碾米工程項目建設,其拳頭產品“永祥”牌重力谷糙分離機、立式碾米機等產品,市場份額一直穩居國內市場前列。
給農產品插上科技“翅膀”
永祥農機借助科技力量在國內外市場大展拳腳,這只是孝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眾多農業科技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日前,在孝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六個示范區之一的大悟縣三里城鎮湖北悅爾牡丹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見,工人們正在加緊包裝秋霜梨禮盒,為年前上市做準備。
悅爾牡丹董事長姚保林介紹,該公司主要圍繞油用牡丹產業發展,在種植油用牡丹的同時,套種秋霜梨。“基地按照林業復合經營系統理念,在湖北工程學院、武漢市農科院的專家指導下,根據油用牡丹的生長習性,開展了油用牡丹套種秋霜梨立體種植模式試驗示范。這種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梨樹為油用牡丹提供遮蔭環境,延長了牡丹生長期,同時還收獲了秋霜梨,綜合經濟效益顯著。今年秋霜梨收了100萬斤,預計產值2000萬元。”姚保林說。
科技賦能農業生產加工的案例,在孝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無處不在。隆冬時節,記者來到位于孝昌縣豐山鎮的湖北七仙紅園區管理服務有限公司桃園,一棵棵桃樹上竟然還掛著小冬桃。該公司總經理程琪頗為自豪地對記者說:“沒有想這個時候桃樹還能掛果吧!”
2011年,程琪從上海返鄉開始種桃子。由于過去品種單一,品牌影響力不夠,經常會遭遇桃子滯銷的窘境。他請來專家對當地傳統品種血桃進行改良。3年時間,終于培育出“天仙紅”,這個新優品種個頭大、甜度高,很快被市場認可。
程琪還建起湖北地方紅肉桃資源圃和產學研基地,與華中農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省農科院果茶所等單位合作,并對接省“515”工程院士工作站,共同改良培育桃子新品種70余個。
短短幾年時間,“七仙紅”品牌的桃子就脫穎而出,被認定為“全國名優果品區域公用品牌”。程琪邀約幾家合作社聯合發起成立了七仙紅林果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目前已網絡18家成員單位、3600名社員,發展“七仙紅”種植基地2.3萬畝。“七仙紅”桃還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把園區不斷做大做強
科技助力讓孝感農業發展奔向快車道。孝感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孝感農業高質量發展得益于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建設,自2018年獲批建設以來,該市緊緊圍繞《總體規劃》《實施方案》,堅持主推核心區、帶動示范區、影響輻射區,每年把園區建設納入市政府工作報告,穩步推進園區“三區”聯動發展。
2020年以來,園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產業規模大幅增長、創新能力快速提升、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綜合效益互促提升,既定的主要規劃指標任務全部完成,為助力鄉村振興和孝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日前,科學技術部公布了第八批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驗收結果,孝感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順利通過綜合評估驗收。孝感園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創新管理運行機制,注重項目資金投入,努力擴大成果,確保園區發揮更大效益;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逐步形成研發創新、示范推廣、精深加工、物流營銷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逐步發展壯大園區規模。(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理略 通訊員 郭舒 陳漢武 許白云)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