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部門“雙節”保供應擴消費并舉
針對近期浙江寧波、紹興、杭州等地散發疫情的情況,各地商務部門積極采取措施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市場供應,滿足群眾節日多樣化消費需求。
隨著2022年元旦、春節的臨近,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保供穩價、擴內需促消費政策陸續出臺,中國消費市場有望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
此次浙江疫情多點散發,來勢洶洶。浙江省商務廳會同省級相關部門和疫發地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迅速部署,積極施策,堅決做好疫情當下的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從12月7日起,浙江省商務廳啟動生活必需品銷售日報和市場異動零報告制度,實時掌握疫發地市場供銷和價格異常情況。
浙江省商務廳黨組成員、總經濟師朱軍表示,目前各疫發地封控區域及周圍的批發市場、超市、農貿市場等經營主體,糧、油、肉、蛋、菜、奶、方便食品、飲用水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沒有發生脫銷斷檔和搶購囤購等現象,商品價格也比較穩定,沒有出現大起大落。
為確保百姓“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供應充足,各地也在全力以赴做好保供穩價工作。
12月21日,陜西省商務廳副廳長張文政在省新聞辦召開的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八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期,全省糧、油、肉、菜、蛋、奶等11類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肉菜儲備足額到位,完全可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市場應急調控需要。
下一步,陜西省商務系統將持續密切關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情況,加強重要生活必需品分級分類監測和趨勢預測,進一步健全批發市場、大中型超市、社區便利店三級市場保供體系,強化生活必需品產銷對接,在元旦、春節期間組織開展肉菜儲備市場投放,全力做好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保障工作,確保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充足、運行穩定。
河南省商務廳近日召開元旦、春節期間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工作座談會,要求各地商務部門督促大型供應商及流通企業加強貨源組織,暢通產銷銜接,加大儲備力度,確保“雙節”期間市民的“米袋子”“菜籃子”“肉盤子”量足價穩。
星圖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經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目前中國仍采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以及“動態清零”的防控策略,能夠有效防范奧密克戎病毒的輸入和擴散,預計不會對中國經濟社會及消費市場產生太大影響。元旦、春節期間消費市場有望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旅游、零售消費在升溫
元旦、春節歷來是傳統消費旺季。
“從今年的情況看,近期國內部分地區疫情散發,一定程度上會對人們的跨區域流動產生影響,但總體上不會削弱人們出游的熱情,旅游消費有望迎來一波增長,其中周邊游、短途游、自駕游等形式有望繼續火熱;同時,餐飲、酒店、民宿等領域也有望回暖。”付一夫說。
途牛旅游網預訂數據顯示,今年圣誕、元旦期間,周邊游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相關旅游產品預訂人次占比達49%。從途牛用戶實時預訂數據來看,周邊游熱度仍在攀升。為滿足消費者持續升級的品質游需求,多地陸續推出景區門票減免和跨年主題游活動,在吸引周邊客流方面成效明顯。
目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各大購物中心已陸續換上全新美裝,精心布置好玩有趣的“打卡點”,并采用知名IP潮玩,點燃人們的消費熱情。此外,春節年夜飯、娛樂健身、美容美發、餐飲住宿等行業預付式消費不斷升溫。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局獲悉,今年以來,北京市通過發展首店經濟、加快推進傳統商場“一店一策”升級改造等一系列舉措推動消費領域提質升級,帶動前11個月全市總消費同比增長13.1%。“雙節”期間消費有望迎來新一波高峰。
付一夫表示,長遠來看,進一步促消費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費的一系列障礙,如繼續推進收入分配改革,著力縮小收入差距,切實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進而讓居民消費潛力得到釋放;同時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是要妥善處理居民的養老、醫療問題,以此來消除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此外,要改善偏遠落后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質量,并規范消費市場秩序,優化消費環境,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記者 白舒婕)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