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臨近年關,位于西安國際港務區的“亞洲一號”智能產業園傳來喜訊,明年初,該智能產業園將建成我國物流行業首家“碳中和”示范園區。
據悉,這個產業園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中心之一,園區建筑面積近30萬平方米,相當于40多個標準足球場,通過采用大量立體堆垛存儲技術、自動化分揀系統等設備,使其日均處理訂單量超過50萬件。與傳統的物流產業園不同,這里處處可見綠色低碳的基礎設施和“黑科技”。訂單到達后,系統自動從倉庫調貨出庫,沒有傳輸任務時,傳輸裝置可以在1分鐘內自動斷電,省電又省心。據測試,平均1分鐘,智能設備通過“黑燈作業”可以省電2283度,相當于一戶普通家庭一年半的用電量。
另外,該園區使用的3層瓦楞紙包裝箱比例超過95%,能確保每個紙箱的重量不超過400克,僅這一項每年就可以減少使用20多萬噸紙漿。封箱膠帶也有“瘦身”講究,膠帶寬度從53毫米降至45毫米,且明確規范封箱膠帶禁止層層纏繞,通過這樣毫米級的技術革新,企業一年內省了4億米膠帶,可以繞地球10圈。而通過倉內無紙化作業以及電子面單,2020年全年減少紙張消耗1.3萬噸。
打包環節的低碳硬科技也不少,通過磁懸浮打包機、氣泡膜打包機、枕式打包機、對折膜打包機等18種智能設備組成的全鏈路智能包裝系統,“亞洲一號”實現了針對氣泡膜、對折膜、紙箱等各種包裝材料的統籌規劃和合理使用,極大地降低了包裝材料的消耗。
下一步,在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下,“亞洲一號”還會將光儲微網系統與智慧能效管理平臺相結合,實現水、電等能耗與碳排放量的數字化和可視化,通過打造“綠色基礎設施+減碳技術創新”雙核動力,在“倉儲、運算、包裝、運輸”等環節持續釋放巨大的減碳效能。(據《陜西工人報》報道 秦港)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