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常州高新區今年已簽約優質項目107個(引題)
做強產業“中軸”,凝聚智造“向新力”(主題)
國產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飆出“高新速度”;中瑞(常州)國際產業創新園成為全省對外開放合作的高端平臺;“全生命周期”招商團隊高效服務帶動好項目拔地而起……日前,在常州國家高新區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和開竣工暨新創碳谷首條碳化生產線試車成功儀式上,37個項目集中開竣工,15個項目集中簽約,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再結碩果。截至目前,常州高新區今年已累計簽約優質項目107個,總投資698億元,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能。
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新北區委書記蔣鋒表示,圍繞常州“國際化智造名城,長三角中軸樞紐”城市定位,常州高新區勇挑大梁,牢牢把握重大項目主抓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奮力爭當常州建設國際化智造名城的排頭兵、長三角中軸樞紐的強支點,全力跑出“高新加速度”。
開放創新,中瑞合作開啟窗口
今年9月,國際廢棄物破碎設備行業龍頭瑞士碎得在經過6個城市的比選后,堅定落子中瑞(常州)國際產業創新園。常州高新區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和瑞士“工業4.0”的深度融合戰略,打造長三角瑞士企業集聚區,梅特勒—托利多衡器、阿奇夏米爾機床、奇華頓香精、瑞士立達等18家高端制造領軍企業匯聚常州高新區。
瑞士創新牽手常州智造,2019年,中瑞(常州)國際產業園成立,打響開放創新產業名片。短短兩年內,瑞士美德樂、加拿大麥格納、德國科泰斯、美國李爾等企業紛至沓來。中瑞(常州)國際產業創新園正逐漸在裝備制造、碳纖維復合材料、汽車零部件和生命健康等領域引領智造新風向。
瞄準國際頂流,擴大開放合作朋友圈。中瑞(常州)國際產業創新園打開了一扇愈漸精彩的“國際窗口”,讓常州高新區成為全球投資者首選地。從德國蒂森克虜伯、日本三菱、韓國現代到比亞迪、大族激光,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明星企業”匯聚。今年常州科技經貿洽談會期間,又有24個重點項目落戶。瑞士賀爾碧格集團公司擁有126年的悠久歷史,是全球最大的獨立壓縮機配件制造商。賀爾碧格壓縮機技術中國區董事總經理楊祖旺說:“未來常州高新區的生產基地將被打造為集團亞太地區的生產和運營中心。”
中軸崛起,打造智能制造高地
擦亮國際化智造名城名片,新創碳谷大絲束碳纖維結構件項目從簽約到正式開工僅用時100天、正式開工到廠房主體結構封頂僅用時100天、正式開工到首條產線投運僅用時一年,“高新速度”可見一斑。
“項目為王”“創新為要”,常州高新區圍繞“兩特三新一現代”持續補鏈強鏈,招引龍頭企業和優質外資企業,持續壯大先進制造產業集群,“高新智造”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擁有30余項實用新型專利及發明專利的大成精密在國內鋰電池極片檢測市場份額占比超過60%,在總經理張孝平看來,常州高新區完備的汽車產業鏈是吸引企業落戶的“強磁場”。“比亞迪等國內領先動力電池企業都是我們的客戶,我們在線檢測設備能有效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從“招商”到“選商”,精準引進獨角獸企業。途虎養車是汽車全球知名機構評選的“互聯網+汽車后市場”的獨角獸企業,位居汽車修護市場第一,注冊用戶覆蓋超20%的中國汽車用戶。途虎養車總裁胡曉東表示:“常州高新區已形成了新能源、智電汽車的先發優勢,我們打造的智能運營及試驗中心項目將成為途虎養車在江蘇地區唯一的智能運營及試驗中心。”
近悅遠來,高新服務提質增效
打好項目落地“服務牌”,一系列重點項目落地開工、一個個“不可能”變為現實的背后,體現出的是“高新招商鐵軍”攻堅克難、敢于碰硬的實干作風,更是高新區的“金牌店小二”們凝心聚力、以“五星級服務”保障項目落地的“高新速度”。
今年以來,常州高新區創新招商體制機制,以終端思維、客戶思維、用戶導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高水平和專業化是我們對高新區招商干部最深的印象。從面對面到屏對屏,不論白天黑夜,我們的溝通都實時在線。”碎得機械(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皮爾為“高新”團隊點贊。
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標桿區,招商干部“奔跑”答題,著力提升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和管理能力,切實解決影響項目推進的痛點、難點、堵點。常州高新區商務局副局長駱曉霞表示,對外堅持擴大開放,加強交流,更高水平地利用外資,對內實施精準產業鏈招商,做強龍頭企業,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早開工快建設、早竣工快投運、早達產快見效,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優質營商環境,增強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記者 唐穎 通訊員 劉胄 謝佳妮)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