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11月18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獲悉,陜西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推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取得新進展。
創新創造潛能加速釋放
陜西省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張曉光介紹,陜西全力推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引進13個孵化器、48個中介服務機構、20家省屬國有企業,組建7個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9個創新聯合體,115項科技成果成功轉化并注冊公司。
推進楊凌示范區、西咸新區等8個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萬家,科創板上市企業達到10家。
加大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投資力度,比亞迪高端智能終端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前三季度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4.1%。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實行秦嶺重點保護區、一般保護區產業準入清單管理,整治完成438座小水電站,核心保護區、重點生態區169個礦業權全部退出,秦嶺視頻綜合監管系統上線試運行。
出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黃河干流105個問題排污口整治完成101個,渭河出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優。落實長江“十年禁漁”,開展涉金屬礦產開發污染排查整治,漢、丹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在Ⅱ類。
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63家發電企業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33%。
開放發展活力持續激發
加快自貿試驗區、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等建設,修訂外商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辦法。前10個月,進出口總額增長26.5%,中歐班列開行3203列,核心指標穩居全國前列。
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建立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制度,印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實施意見,前10個月新登記企業增長16.9%。
共享發展基礎更加扎實
出臺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十條措施”,全面落實減負穩崗擴大就業政策,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推進義務教育“雙減”工作,支持交大一附院創建國家醫學中心,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和中醫重點特色醫院建設,城鎮老舊小區和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累計惠及90萬戶居民,支持16個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建設,推動“綠巨人”動車組實現省內地市全覆蓋。(據《陜西工人報》報道 陜西工人報記者趙院剛)
關鍵詞: 80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