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昂首晉級12強賽,這還不是火焰,但這些火花足以讓黯淡了一年多的中國足球耀目。這大半年來,中國足球能搶占有點流量的話題只剩“中性名”大戲以及多家俱樂部瀕臨解散。前者帶來喧嘩,后者只留嘆息。
過去十年,是中國職業足球尤其是中超聯賽達到一個高峰的十年。強力外援、世界級教練紛紛來投,資本的注入帶來了競技成績和影響力的雙豐收。但“軍備競賽”(財務不健康)也透支了很多俱樂部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據不完全統計,過去十年共有40多家俱樂部消失在中國職業聯賽版圖中,去年的17家是峰值,而今年衛冕冠軍的解散是這一現象最觸目驚心的注腳。
新賽季更名為廣州城的廣州富力足球俱樂部,將在6月23日迎來“十歲生日”。2011年,富力集團接手了一家瀕臨解散的俱樂部。在中國足球這片充滿起伏的海域里,他們既遠離了“有今天沒明天”的動蕩,也沒如外界期待的那樣重金打造成豪門。但有些事物只能在時間中欣賞,一如獵豹的美需要透過樹林去發現。在中國足球擠泡沫、挨嚴冬的當下,外界陡然發現這家穩定的中游俱樂部成了一個極具有借鑒意義的良性發展樣本。
近日,廣州城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及一些元老級球員接受南都體育專訪,復盤十年探索路。
A 重獲新生
很多年以后,李喆依舊記得那個在無望中收拾行李的夜晚,下一站沈陽。當時駐扎在東莞的中甲球隊深圳鳳凰將在幾天后客場對陣沈陽東進,但關于球隊將于6月22日宣布解散的消息已經見諸報端。“基本上是沒希望了,得回家了。”沈陽人李喆回憶。
6月24日李喆飛往沈陽,但沒有回家,而是跟球隊一起住進了四星級酒店,這是那年頭一回。“當時機票、住宿的錢都是富力出的。”10年后唐淼回憶說。
6月23日,球員們被通知富力集團將接手這家俱樂部。
“有一種死里逃生或者是重獲新生的感覺吧。”2000年從遼寧青年隊出道的李喆,在此后十年的職業生涯里一直遭遇欠薪、解散,曾有媒體調侃他就是一部中國足球欠薪史。當時他想著要再遭球隊解散就退役算了,他哪能想到30歲以后職業生涯第一次踢上了頂級聯賽——五個月后,廣州富力沖超成功。
“就像電影里那種人生的起起落落,太刺激了。”退役后留在俱樂部擔任梯隊教練的李喆說。
2012年3月10日,廣州富力的中超處子秀,坐鎮越秀山迎來北京國安。第12分鐘,盧琳秒傳,李喆頭球破門。
投資人之一的李思廉在看臺上見證了這一幕。一周后,他跟伙伴張力一起在越秀山見證了廣州富力2比0贏下廣州恒大,那是自1998年之后中國頂級足球聯賽再次出現“廣州德比”。
富力集團兩位掌門人,張力和李思廉都是足球愛好者。張生喜歡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南粵足球,李生更偏重看歐洲聯賽。張生吃飯時都要拿iPad看球,李生則會為了看歐冠淘汰賽和西甲國家德比、英超雙紅會這些重頭比賽熬到凌晨。兩人還是歐冠決賽現場的常客。
“接手富力之前,富力集團曾經跟日之泉隊接觸過,但對方不肯出售。兩位投資人都是球迷,很想為中國足球作點貢獻,尤其想南粵足球回到中國足球史上應有的地位,所以最后才買下一支瀕臨解散的球隊。”現任廣州城俱樂部董事長黃盛華說。
B 花小錢辦大事
提及廣州德比,就繞不開同城的廣州恒大(今年更名為廣州隊)。富力集團介入足球的前一年,恒大集團入主廣州足球俱樂部。高投入、超豪華陣容、“恒大特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風格,像一條鯰魚打開了中國足球的想象力、引爆了在打假掃黑風暴后已經死氣沉沉的中國球市。
球迷們的胃口被吊了起來,外界期待很高。張力在沖超慶功宴上既喊出了中超前三的目標,也說了“要用咸菜價做出燒鵝味”。 據新華社當時的報道,這句話的上下文是:“我們球隊在建設過程中不會亂花錢,錢要花在點上,要用咸菜的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我們看重的不是一兩年的成績,我們要扎實把球隊辦好,做好青訓,參與中國足球職業化道路的改革。”
時間做證,撇開那句接地氣的“名言”,這段話幾乎可以作為這家俱樂部十周年的總結陳詞。
“投資人一直沒有改變過他的方向,一直希望我們在一個中等偏重下的投入當中,取得一個相對合理并且理想一點的成績。我們進入過亞冠,也打過保級,也試過以3億多(元)的投入跟30億(元)投入的俱樂部拼到最后一刻,也試過以一個相對龐大、豪華點的陣容,打出來成績并不是特別好。”黃盛華說。
2014年7月31日,廣州富力勝遼寧宏運,埃里克森賽后露出微笑。新華社發
俱樂部有過大手筆,沖超后的首名外教法里亞斯在當時已經是中超收入最高的教練之一,達維、拉斐爾、祖馬這幾位在巴甲聯賽打主力的外援也算聯賽里頂級外援。2013年夏天,世界級名帥埃里克森來到隊中。
“其實也有過搖擺,比如看到有些俱樂部投資額會大一點、有些更好外援的時候,但這是不可持續的。這點在整個投資人群體中已經達成共識。”黃盛華說。
去年4月,作為中超職業聯盟牽頭人的張力在接受南都專訪時就透露:“我們當時(注:2019年6月)12個人投資人開會,我們提出口號是:節支開源。大幅減少俱樂部開支,增加中超的收入,‘節支開源’這四個字是當時我們的核心理念。”
當時與會的這12家俱樂部中,江蘇蘇寧和北京人和沒有撐過這個冬天。
黃盛華說:“我們能延續下去是因為之前沒有燒得太厲害。最燒錢的年代,我們都基本保持在個位數的投入,以億元為單位。”
上桌的價碼越來越高的大趨勢不是某一家俱樂部可以頂住的,競技場是有成績壓力的,“花小錢辦大事”成了廣州富力這些年的標簽之一。從達維、雅庫布到哈默德,從“扎球王”扎哈維到本賽季驚艷亮相的吉列爾梅,俱樂部屢屢能在外援引進上淘到寶。
這讓黃盛華覺得特別驕傲:“當別人問我這個外援多少錢、多少錢工資,我們報出一個很實際但是讓對方很驚訝的數字時,我會覺得特別驕傲。性價比一直是這十年間我們所尋求的一個目標。”
C 靜待花開
比起資金,中國足球更缺的可能是耐心。而富力介入足球后從長計議的決定從一個小插曲可以反映出。2012賽季開始前,俱樂部與唐淼簽了一份長達八年的合同。
“當時李樹斌指導問我愿不愿意。我想如果簽五年,都待了五年的話,也不差那三年吧。”唐淼回憶說。后來發現按照國際足聯規定,球員合同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五年,那份八年合同是無效的。本來可以借此成為自由身的唐淼并沒選擇做中國的博斯曼,他跟俱樂部重新簽了一份五年合同,那份合同到期后又續了五年,第二份五年合同將于今年底到期。“我99%希望留下,就看與俱樂部怎么溝通了。”唐淼說。
想在廣州城退役的唐淼說他小時候就有“一人一城一隊”的想法,”這也跟我性格有關吧,我就是想踏踏實實踢球”。
“跟很多投資人不太一樣,我們兩位投資人不怎么干涉俱樂部具體的運營,他們只會要求一個方向,會放權給管理層做事,然后很有耐心地逐年投資、等待、靜候這個開花結果。”黃盛華說,“而在最艱難的保級時候,他們又很像大家長勇敢地站出來讓大家放手去做,而由他們承擔最后的結果。即便是在集團經歷一些波折、很困難的時候,他們還是會盡量保障整個俱樂部的基本運轉,很有社會責任。讓大家真的很有家的感覺。”
“家文化”也是隊員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唐淼說:“我們隊的氛圍在中超來說絕對是前三名的。領導很包容,要犯了錯,該嚴厲的嚴厲,但有時候更多的就是一種家文化。隊員之間特別和諧,踢球時沒有一些復雜的事情,很純粹。”
還有一件事讓唐淼對俱樂部特別有歸屬感。2015年他遭遇左膝前交叉韌帶斷裂的重傷,賽季報銷,俱樂部把他送到德國慕尼黑做手術康復,這件事以后唐淼總掛在嘴邊。“如果俱樂部隨便找個國內醫院做手術,可能我現在狀態也不一定恢復得這么好。這條腿治了九個月,大概花了50萬(元),包括后面的康復,俱樂部全給我報了,讓我完全沒有后顧之憂。為什么說一直能留在這里踢,就是有一種感情。”
黃盛華也說:“我們的獎杯還比較少,但我們有自己的風格,未來可能會增添更多的獎杯,但是我覺得最核心的東西還是我們的精神、文化和沉淀,能讓我們未來繼續向前、向上。”
D 扎根灣區
十年間沉淀下來的不光是俱樂部文化,還有球隊風格、青訓以及與本地的連接。
“南粵足球文化令我們可以在這十年間沉淀自己應有的技術流風格。我見過很多足球從業者,聽他們說起富力最多的還是我們大開大合的技術風格。”六歲就開始看英超的黃盛華覺得足球本質上是一項娛樂性很強的群體運動,“怎樣讓買票進場的球迷們能夠有最愉悅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能取得一個相對好一點的成績,這是我們尋求的東西。包括我們這幾任的主教練其實一直在進攻的路上面從來沒有停下來過。”
唐淼也提到:“尤其是斯托的到來,給我們打上了美麗足球的烙印。傳控就是我們球隊的特點,我們是有競爭力的。”
一家俱樂部的競爭力不能只體現在競技場上,還應該在賽場外的方方面面。
十歲廣州城最大的特點是什么?黃盛華斬釘截鐵地回答:“我們的根在這里,這是我們最大的特點。從兩位投資人經營主業開始,灣區就是我們最大根據地。投資人的所有理念,包括要我們堅持南粵足球風格,持續發力本土青訓,慢慢擴大我們的球迷基礎,都是要深耕灣區、接地氣。還有扎根本地履行公益社會責任,他們很重視這塊。其實一家俱樂部就是一個很綜合的社會責任承載體,但他首先要養活自己。”
黃盛華介紹,除競技板塊外,俱樂部的青訓、市場以及社會公益品牌慈善等這幾大塊里,不論選材、辦賽、還是連接受眾,都是在以50-100公里左右為半徑劃分的區域里發力。
具體到經營方面,俱樂部在灣區有很多青訓合作機構,富力贊助廣州中小學聯賽已連續六年,富力晨星杯是為8歲至11歲年齡段球員打造的賽事平臺;俱樂部還開設了富力運動康復診所、組建了廣州富力電競戰隊……“所有的事情都是結合我們能夠觸及的市場、本地受眾以及我們的人文精神去做的。”黃盛華說。
總結建隊這十年,黃盛華認為前面三五年是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是為在中超站穩腳跟,“當然亞冠是一個bonus(意外獎賞),保級也是我們不得不承受的一些壓力”。他認為從第二個五年開始俱樂部在青訓上發力是比較猛,“我們每年在青訓上投入超過8000萬(元),各梯隊已逐步成形,整個體系在梅州、湛江等傳統地區以及大灣區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現在做的是第三個五年的事。“下一個五年是最重要的一是青訓轉化,另外就是市場。還是希望有更多的本地球迷、灣區球迷能夠給予這支本地球更多的支持和關注。這當然需要我們做更多的社會責任、品牌、風格等上面的事。”雖然黃盛華透露大家都很有危機感,但從言辭里可以感到他對未來的信心,“在現有工資帽下、大家未來投入會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如果都用幾億(元)的話,那就是拼管理、拼青訓、拼轉化、拼所有的當地市場、拼忠誠度,拼一隊競技層面咬牙的程度等等。而這些正是廣州城不會輸給其他國內俱樂部的地方。”
唐淼在展望未來時提到“希望我們腳踏實地爭取拿到一個冠軍,這是我作為球員的一個目標”。黃盛華說他只有三個愿望:“中超和亞冠的冠軍;從廣州城走出去的子弟兵能夠進入到歐洲賽場;為國家隊輸送更多的人,能夠回到(上世紀)80年代一看整個陣容里面有很多人是廣東人的那種場面。”
對話
“我們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項給廣州球迷及有夢想的孩子”
南都:如果廣州富力要對標一家國外俱樂部,目標是哪種類型的?
黃盛華:目標上來說,其實中等偏中上俱樂部是我們的一個目標。歐洲幾大聯賽來說,今年剛剛奪得法甲冠軍的里爾,今年西甲第四名塞維利亞。荷蘭傳統三強之外我很喜歡阿爾克馬爾,就是以青訓為主的俱樂部。還包括英超萊斯特城,他們在選材、在青訓、在半成品加工等方面很值得研究。競技層面,日本聯賽里我很喜歡大分三神這種類型的俱樂部,全日班。而從經營理念上來說,更希望廣州城能成為像浦和紅鉆、鹿島鹿角這種有自己傳統的風格,有自己技術流的打法,還有自己的地域性市場,這么一種類型的俱樂部。
南都:建設了十年,你覺得廣州富力的短板是什么?
黃盛華:市場,全國俱樂部的短板都在市場上面。把市場做大,這是我們未來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包括足球周邊的一些產業。
南都:外界很少聽說俱樂部有什么太嚴厲的懲罰。
黃盛華:沒有懲罰是因為這個隊員手冊里面的第一條就寫的,如果你足夠職業,后面的所有條文你不需要去看。懲罰性的制度不是說沒有,球員也會有犯錯的時候,但普遍不是很原則性的那種,多半屬于無心之失。球員越來越職業,年輕隊員也會不斷去跟隨、模仿。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這么多年來積累下來的東西。
南都:談談青訓吧。
黃盛華:我們正兒八經做青訓是從2013年開始,富力足校第一批招生,2014年我們跟市足協簽下一些共建協議,2015年底我們開始做廣州自己的青訓梯隊。主要是這六七年間。
南都:目前看有沒有達到預期?
黃盛華:其實我們在中年齡段梯隊里面,就2003-2007這個年齡段里面其實是涌現了不少人才出來。所以現在面臨著的一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我們怎樣將小球員轉化成為中超當打的球員,然后在中超能夠有鍛煉之后,我們再把他們送到歐洲。我不希望有潛力的球員升上一隊后踢超過三年中超,我希望在24歲之前他們能夠像日本球員一樣去到歐洲發展。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挑戰。
南都:你覺得廣州富力這十年對于廣州足球的貢獻在哪里?
黃盛華:首先是讓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選擇,包括中小學生聯賽、晨星杯、這五年已構建起的整個青訓體系,還有我們在灣區有很多合作機構。另外就是有更多的選擇可以讓球迷們看到更多風格的足球。可能我們踢的不是中國最豪華的足球。但是,是一些有特點的足球,可能也是身邊人,比如說你隔壁棟的那個小孩將來能夠踢得出來的足球。我們能提供到更多的選擇項給到更多的球迷朋友們,包括有夢想的小孩子們。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
南都:你有曾說來俱樂部六年,去年感覺最困難,那么感覺最高光的時刻是什么?
黃盛華:我來這六年,我認為最高光的時候就是2017年。我們在那一年冬窗賣出了4-6名當打的主力球員,而我們那年的凈投入是3.2億元。以我們之前做的測算,那個賽季有六家俱樂部是在20億元以上。還有兩三家俱樂部是10億元以上。剩下的球員在斯托伊科維奇先生的帶領之下,一直追趕到最后一刻。當然因為種種原因我們沒有進入到亞冠,但是風格和技術流派已深深印在了全國球迷的腦海當中。然后年尾我們又拿到了很多獎項。我想在未來,像2017年這樣小成本產生出大制作的高光時刻還會出現。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