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世界經濟因疫情陷入衰退;2021年,它能否修復創傷恢復元氣?
中國社科院28日在北京發布的《2021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顯示,從多個方面看,這一過程仍充滿不確定性。
從政府到企業全球“債臺高筑”
受大規模經濟救助和刺激政策影響,2020年全球政府債務水平大幅度攀升。
報告顯示,發達經濟體政府總債務與GDP之比從2019年的105.3%上升至2020年的125.5%,一年之內提高20.2個百分點。新興市場與中等收入經濟體總債務占GDP的比重從2019年的52.6%上升到2020年的62.6%,提高10個百分點,總體上超過60%的國際警戒線。
企業部門債務也在上升。報告援引國際清算銀行數據稱,2018年底至2019年底,全球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總額與GDP之比從92%上升至95.1%,2020年一季度進一步上升至96%。疫情暴發引起的經濟衰退將大幅降低企業收入,到2020年底全球企業債務水平還會提高。
全球化將迎多方博弈
疫情之下,關于全球化是否“退潮”的爭論再起。
社科院研究團隊認為,由發達國家主導的、以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高速流動和優化配置為特征的“超級全球化”已經退潮。但是,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新興經濟體參與全球治理能力和意愿的增強、發展中國家工業化進程及融入全球經濟分工的客觀需求等因素,將繼續支撐全球化發展。
報告判斷,未來的全球化將是多方力量相互博弈和權衡的全球化。
從市場看,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經濟體國內市場不斷壯大,將吸引跨國公司圍繞終端需求形成新的區域集聚模式。從技術和成本看,隨著全球要素稟賦格局變化,全球產業鏈將在中長期呈現知識化、數字化和資本化趨勢。從政府和政策看,安全導向在全球產業布局中影響增加,進而引導全球產業鏈的區域化和多元化。
美股不排除再度熔斷
經歷年初短期內四次熔斷的奇景后,從4月至今,美國股市顯著反彈。展望明年,美股何去何從?
報告指出,疫情對美國經濟負面沖擊非常顯著,疫情暴發與經濟衰退將導致美國上市企業業績下滑,股市基本面嚴重受損。但與此同時,美國股市估值卻顯著高于疫情之前。
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姚枝仲看來,這是一個比較危險的信號。他提及,2007至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2001年互聯網泡沫崩潰之前,美股市盈率均出現快速上升,這反映出股價和世界經濟背離比較明顯。
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間美國經濟與政治不確定性繼續處于高位,美股波動性仍將上升,不排除在特定沖擊下再度大幅下跌可能,也不排除美股再度熔斷的可能性。
國際直接投資前景不明朗
疫情對國際直接投資的沖擊在2020年顯現。走進2021年,其前景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報告舉例稱,需求嚴重收縮將對國際直接投資產生最直接和最強烈影響;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將抑制新的FDI計劃;財務困境和流動性問題也限制了許多跨國公司投資空間。
從長期看,跨國公司將更加注重增加供應鏈彈性和關鍵產品供應,更好平衡成本節約和風險分散戰略,以應對未來新的外部沖擊可能帶來的挑戰。同時,東道國也會制定政策以實現關鍵產品自給自足,擴大戰略產業生產能力。
此外,受疫情影響,國際直接投資回流本國、區域化發展趨勢會加劇,全球價值鏈地區轉移與國內替代將會發生,這些都給未來國際直接投資發展帶來挑戰。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