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鋰電銅箔22-25 將經歷從短缺轉為過剩
我們預計22-25 年全球鋰電銅箔供給CAGR 約為44%,高于需求CAGR35%;22-23 年全球銅箔供需仍然延續21 年供不應求的格局,但是供給缺口將逐步收斂至0.3 萬噸;24-25 年供需格局將轉為過剩,針對97.7/121.5萬噸的需求預期,預計過剩14.4/22.82 萬噸。此外鋰電銅箔輕薄化趨勢延續,但4μm 已接近經濟規模應用的規格天花板。鋰電銅箔企業只有與鋰電池頭部企業深度合作才能有效保持產品領先優勢。建議關注與寧德時代深度合作,產能持續擴張,盈利有望同步實現高增的嘉元科技。
預計22-23 鋰電銅箔需求增速62%/31%,主要為動力電池和儲能用鋰電池據GGII 和華泰電新5.8《電力設備與新能源:需求穩定,行業維持高景氣》,我們預計22-23 年全球鋰電銅箔需求分別為59.7 和78.1 萬噸,對應同比增速約62%和31%。22-23 年全球鋰電池產量增速預期65%和35%;其中主要需求拉動來自于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用鋰電池需求的快速增長,22-23 年全球鋰電池產量中動力電池用途占比約66%/68%。24-25 年隨著全球鋰電池產量增速降至32%/34%以及鋰電銅箔輕薄化趨勢延續,鋰電銅箔需求增速將降至25%/24%。
鋰電銅箔輕薄化趨勢延續,6 微米及以下規格產品全球滲透率超50%鋰電銅箔“輕薄化”趨勢延續,21 年6μm 及以下規格銅箔全球滲透率預計已超50%。據 GGII,2018 年以來 6μm 鋰電銅箔開始逐漸替代 8μm及以上鋰電銅箔,早期主要是動力電池領域,而后延伸至數碼領域部分頭部企業;且中國電池企業在輕薄化應用方面成為全球引領者。據GGII,21年,6μm 及以下銅箔成為中國市場主流,滲透率上升至 66%;全球滲透率預計超過50%。即使如此,存在部分技術發展相對謹慎的動力電池企業仍主要應用 7μm、8μm 鋰電銅箔,以及部分傳統數碼、儲 能、小動力、電動工具領域仍主要應用 8μm 及以上鋰電銅箔。
與鋰電池頭部企業深度合作是保持產品領先優勢的前提鋰電銅箔輕薄化正成為大勢所趨,更薄的銅箔可以增大活性材料的用漿料涂覆厚度以提高能量密度,4μm 鋰電銅箔正接近薄規格鋰電銅箔應用的天花板;與此同時隨著銅價走高,動力電池企業也更傾向于應用單耗更低的輕薄銅箔和復合材料銅箔。薄規格銅箔和復合材料銅箔產研的引領者是寧德時代等鋰電池企業,并且這些企業在應用薄規格鋰電銅箔時也需要對涂布與卷繞環節進行技改。因此銅箔企業只有深度綁定鋰電池頭部企業,才能在銅箔新品和薄規格形成更高附加值的紅利周期中成為引領者,例如為了保持產業優勢,嘉元科技與寧德時代成立了合資公司。
24-25 年鋰電銅箔供給或過剩,屆時鋰電銅箔加工費或穩定在4 萬元/噸全球鋰電銅箔的增量主要來自于中資和韓資企業,據高工鋰電和公司公告,我們預計22-25 年全球鋰電銅箔產能將從75.8 萬噸增至168.6 萬噸,其中中資企業占比預期從約86%增至91%。22-23 年全球銅箔供需仍然延續21 年供不應求的格局,但是供給缺口將逐步收斂至0.3 萬噸;24-25 年供需格局將轉為過剩,針對97.7/121.5 萬噸的需求預期,預計過剩14.4/22.82 萬噸。據16.5-21.4 一輪完整經濟周期下鋰電銅箔價格和銅價變化,期間8μm 作為主流產品平均加工費為4.33 萬。我們認為在過剩局面下,主流銅箔產品的加工費預期維持在4 萬元左右。
風險提示:國內外產能擴產進度加快,國產陰極輥大規模實現進口替代,下游需求不及預期。
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