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來的樣子,不應該是焦慮的,也不應該是內卷的,它應該是自然而然的。”12月1日,2021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教育與健康中國專題論壇上,廣州大學附屬中學校長歐衛國以《雙減背景下,中學教育的創新與機遇》為題發表演講。在他看來,“雙減”政策的目的是還原教育的本真。
“現在我一直在思考,學生培養的著力點究竟在什么地方?”歐衛國說,“三好學生的‘三好’,是指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最近我們學校提出要培養‘五好學生’,在品德好前加一條思想好,對學生在價值信念方面提出要求,鼓勵他們在增長見識、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
“另一條則在身體好后面加上一條心態好。”歐衛國提到,現在的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了一定比例的心理問題,且比例越來越大、越來越普遍。“這既有缺乏挫折教育的原因,也有社會競爭氛圍、學習競爭氛圍導致的不健康環境。所以我希望培養他們陽光樂觀的心態、堅韌不拔的意志。”
要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歐衛國認為要注意教育公平的問題,關注“雙減”政策如何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地區、每一所學校。
“要辦高質量的教育,我們要關注高水平、優秀的學生,其優秀究竟體現在什么地方,這是一個學校教育定位的關鍵性問題。我們不能只追求重本率、上清北,優秀的學生應該是德智體美勞全面優秀的。”他表示。
“為了培養全面優秀的人,要從師資隊伍建設、從學校管理,包括校本課程建設方面下功夫。”歐衛國說,“此外,容錯機制是學校教育里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在學校是允許他犯錯誤的,學生實際上是在錯誤中成長的,這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