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2021年廣東省大學生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決賽在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拉開帷幕。來自全省40所高校的71支隊伍共202名學生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展開一場實驗思維與手藝的“云較量”。
本次大賽吸引了來自全省的753支隊伍共2114名學生報名參加,各高校遴選推薦167支隊伍進入省賽初賽。最終,71支隊伍入圍決賽。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決賽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所有參賽隊伍都在所屬高校參賽。決賽賽制對標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包含實驗操作、ppt展示等環節,考驗選手的操作水平、表達能力與臨場發揮的能力。
相關負責人介紹,參賽隊伍的項目設計緊扣“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既與時事熱點相結合,又體現了家國情懷與社會擔當。
華南農業大學的項目利用從小麥麩皮中提取的草酸氧化酶來快速檢測日常果蔬類食品中的草酸含量,為人們通過合理選擇和控制飲食有效預防草酸鈣結石提供科學依據。團隊成員曾淑貞說:“現在許多人深受結石癥困擾,我們想通過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幫助人們減少日常草酸攝入量,從而降低患草酸鈣結石的風險。”據介紹,團隊在研制試劑盒時曾因瓊脂粉的吸水效果差而屢屢受挫,經過反復更換材料和多次試驗,最終選定了凝固效果更好的樹脂,解決了這一難題。
。
廣東醫科大學的項目以廢棄的黃皮果皮乙醇粗提取物為原料,制備一種具備雙重抗菌、低成本、透氣及成膜迅速的液體創可貼;暨南大學的項目則試圖探究富硒海藻多糖對急性酒精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不少參賽項目不僅將生化實驗與健康生活主題結合,更關注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力求“變廢為寶”。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的項目結合前期農村科技特派員扶貧下鄉調研的結果,發現清遠地區的農產品“八月瓜”在化妝品制備中大有可為,決賽的項目就是制作以八月瓜為原料的保濕抗初老面霜。
廣東省教育廳高教處處長姜琳表示,大賽立足實踐技能,培養創新能力,有助于為廣東省創新發展和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提供優質的人才儲備。
據悉,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自2001年由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創辦,于2008年晉升為省級賽事,并于2015年被列入廣東省大學生學科競賽項目,迄今已經成功舉辦了20屆。20年來,大賽圍繞大灣區健康產業、鄉村振興等熱點話題進行項目設計和實驗,大賽的賽制、形式也為適應新形勢、新問題不斷作出改變和創新,累計參與師生人數達4萬余人次。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