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省19家省級及以上高新區經濟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全省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23.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1.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2.7%、18.6%,增速分別高于全省5.3個百分點、10.6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總產值6430.3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產值達641.8億元,同比增長31.7%;建設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31個,入駐企業或團隊數量10179個,新注冊企業13303個,同比增長17.2%。
截至9月末,全省高新區第二產業增加值1631.5億元,增速14.9%,占生產總值的59.9%,工業拉動作用明顯。第三產業增加值935.7億元,增速10.9%,占生產總值的34.4%。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發展質量顯著提高。前三季度,全省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態勢向好,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123.1億元,同比增長22.1%。企業經營效益進一步提高,實現利潤總額481.5億元、實際上繳稅費481.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4.2%、18.2%。
工業經濟運行良好。截至9月末,全省高新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6430.3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高技術制造業產值達641.8億元,同比增長31.7%。本溪高新區生物醫藥、阜新高新區電子信息、鐵嶺高新區高端裝備制造、葫蘆島高新區精細化工等新興產業增速超過30%,拉動作用明顯。
投資建設有所加快。前三季度,全省高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達855.5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99.2億元,占固投總量的3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56.1億元,增速達38.9%。新開工項目490個,較去年同期增長16.4%,其中,投資超1億元項目278個,投資超10億元項目30個。復工項目763個,較去年同期增長80%。
創新資源加速集聚。截至9月末,全省高新區構建413家省實質性產學研聯盟,組織35個省“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27個省“帶土移植”技術攻關項目,分別占全省的49.9%、35%和37%。從業人員達70.4萬人,同比增長0.5%。建設省級及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131個,入駐企業或團隊數量10179個,同比增長17.9%。舉辦各類創新創業活動1560場,新注冊企業13303個,同比增長17.2%。
省級及以上高新區總體呈現經濟恢復、質量向好、創新提升的發展態勢,實現速度、效益、結構協調發展,對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廳將發布實施《遼寧省高新區“十四五”高質量發展規劃》,指導全省高新區加快實施高質量發展工程,組織開展2021年高新區績效評價;以科技招商方式招才引智,圍繞高新區主導產業特色,“帶土移植”引進人才團隊,開展“揭榜掛帥”科研攻關,構建實質性產學研聯盟,加快集聚創新資源;健全高新區“研發+孵化+產業”的發展模式,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培育體系,加快壯大科技企業群體,努力將全省高新區打造成為區域創新發展的“火車頭”。(記者孔愛群)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