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舉辦的2021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11日于此間開幕。現場,一批國內外龍頭企業成為上海首批“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合作伙伴”,助力加強上海生物醫藥行業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
上海如何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生物醫藥產業是上海三大先導產業之一。數據顯示,2020年,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相關工業總產值突破1400億元。
“有些(外資藥企)可能會有‘撤離’的動作,但羅氏最近這幾年一直在‘加碼’。我們之所以在上海建研發中心,目的在于跟本土的科學原創發現、臨床資源進行融合,真正形成‘在中國,為世界服務’的夢想。”羅氏制藥中國總裁邊欣在活動上說。
在她看來,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更高水平的開放,讓更多人才在體系內部流動,同時也使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的創新成果能夠互享、互通。二是世界級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特別強調前沿和原始創新,包括現在醫療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從造福患者的角度利用好醫療數據,也值得特別關注。
資料顯示,全球排名前20的藥企和醫療器械企業分別有18家和17家落戶上海,紛紛在滬設立中國區總部、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等。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執行官蘇博科在視頻發言中也表示,位于上海的阿斯利康全球研發中國中心完成了全面升級,將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研發鏈條中的地位。
在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上,上海不僅“外功”了得,也勤修“內功”。上海全市建立了6個國家級和17個市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生命科學、藥學等領域集聚了一批中國國內領先的科研院所。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表示,聯影是上海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上海的醫療資源優勢非常明顯,有一大批高水平的醫院,這給行業創新帶來源泉,“我們行業很多原始創新其實來自臨床需求,醫院醫生在診斷疾病的過程中發現一些新需求,激發新想法,產生新項目。”
他認為,上海要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不僅產業要有相當的規模,達到千億級甚至萬億級以上;而且要有一批具備世界一流創新能力的企業;還需要構建完整的產業鏈。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李佳強調了“原創”的重要性,他認為這是建設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最核心的要素,我們只有在原始創新上達到了足夠高的高度,才能真正達成“不止是產業,而且是創新能力,在世界上引領”這一愿景。
上海今年出爐《關于促進本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其內容覆蓋研發、臨床、制造、應用等全產業鏈的政策體系,也明確了上海生物醫藥產業未來3年內發展方向。上海已形成了以張江為核心,以臨港新片區等5個特色園區為支撐,以其他特色基地為補充的“1+5+X”產業發展布局,“張江研發+上海制造”聯動發展格局不斷優化。在當天的開幕活動上,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籌)揭牌。 (記者 鄭瑩瑩)
責任編輯:Rex_08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