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原標題:
防退稅風險:一個縣級局的有益實踐
如何把好風險防控關,確保留抵退稅“快準穩好”送到納稅人手中?這是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實施后,各地稅務部門面臨的共同考題。
溫嶺市是浙江省的一個縣級市。在實踐中,國家稅務總局溫嶺市稅務局摸索出的答案是:用好“數據會審、實地核查、重點復核”工作機制,把退稅風險精準找出來、解決掉,確保留抵退稅落準落穩。
一切從實際出發,結合地方
經濟特點做“數據會審”
地處東南沿海的溫嶺,經濟稅源特點顯著。
一方面企業類型單一。90%以上的市場主體為中小民營企業,不少企業以家庭式經營為主,對財務管理重視程度不夠,聘請非專職會計代理記賬的情況比較普遍。“財務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由財務風險引發退稅風險的可能性較高。”溫嶺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朝暉介紹說。
另一方面產業結構集中。特色支柱產業主要為泵與電機、汽車摩托車配件、機床工具和鞋帽服飾等。“通過分析幾大產業的歷史數據,進行反向推敲,我們提煉出了不同行業的主要風險特征。”徐朝暉說,比如:泵與電機等制造業企業,未開票銷售風險較為集中;鞋帽服飾行業,因為取得進項發票難度大,接受虛開發票風險較大。
緊密結合經濟稅源實際,溫嶺市稅務局有的放矢,組建留抵退稅專項審核團隊,設置預審、初審、復審三個環節,采取“機審+人審”“專家團隊審+跨部門會審”的形式,提前精準鎖定風險點位,實現預審掃描高效化、初審分級精細化、復審排疑規范化。
以一家建筑垃圾清運服務企業的審核為例,企業數據顯示可退留抵稅額45萬元。預審環節,稅務部門依托稅收大數據迅速開展數據掃描,發現企業長期存在留抵稅額、稅負明顯偏低等潛在風險點。
由于這家企業退稅金額較大、行業特殊,初審環節稅源管理部門又進行了全指標審核,在審核企業進項發票、銷售收入等情況時發現,該企業油耗過高,可能存在漏報銷售收入和接受虛開發票的風險。稅源管理部門遂啟動風險應對機制,督促企業自查整改,最終補報銷項稅額近36萬元,進項轉出16萬元,調減留抵稅額后無需退稅,精準完成退稅審核及風險應對。
倘若企業存在留抵稅額,還需進入復審階段,采取“專家團隊審+跨部門會審”,貨物和勞務稅管理部門對稅源管理部門提交的審核意見進一步審核;法制部門、征管部門、收入核算部門和納稅服務部門分別對納稅人留抵退稅合法性、企業劃型標識信息、納稅人的納稅信用等級等進行核實。
別看環節多,但速度不慢,且納稅人無感。專家審核團隊成員、溫嶺市稅務局澤國稅務所干部徐焓超說:“每一筆留抵退稅都關系到企業的發展,我們工作快一點兒,納稅人就能早一點兒收到退稅。”
據介紹,在整個溫嶺市稅務局,參與數據會審的干部共有207人,有效保障了數據會審的嚴謹周密。在體驗過稅務部門的審核流程后,溫嶺正泰稅務師事務所的葉芬妮感慨道:“留抵退稅的流程比我們想象的要嚴格,也更便捷順暢,背后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專崗專責、高效審批。”
堅持眼見為實,開展“實地
核查”確保賬實相符
“百聞不如一見。”堅持“實地核查”是溫嶺市稅務局日常征管的一個常用手段,也是應對留抵退稅風險的一項“利器”。
溫嶺市稅務局大溪稅務所干部王琴這段時間參與了不少實地核查。據她介紹,實地核查主要查的是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合同賬簿等。“實物和賬冊數據真實對應,才能確保退稅準確。這是對退稅款負責,也是對納稅人負責。”王琴說。
在進行一家食品電機制造企業的數據會審時,稅務部門發現該企業今年3月認證了一張購買廠房的進項發票,并因此產生留抵稅額50余萬元,從賬面上來看,數據似乎是合理的,但企業長期零申報,可能存在漏報銷售收入的行為。
為此,王琴和她的同事對該企業進行了實地核查,發現企業在今年初購買了新廠房,同時發現機器設備一直在正常運轉,企業庫存沒有積壓,實際銷售收入和申報的銷售收入明顯不匹配。事實面前,企業相關負責人承認了存在漏報銷售收入的情況,最終補報銷售收入近70萬元,抵減增值稅進項稅額近9萬元,獲得留抵退稅40余萬元。
實地核查,能發現風險,也能排除風險,維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讓王琴印象深刻的是一家汽車銷售服務企業,數據顯示企業可退留抵稅額達230多萬元。案頭分析發現,企業所屬1月—3月期末留抵稅額均處于60萬元—70萬元區間,但所屬4月大量認證進項發票,期末留抵稅額驟增至393萬元。實地盤點存貨后,稅務部門確定該筆進項稅額確為近期庫存商品增長產生的,認定不存在相應風險。按照增量留抵稅額60%的退還比例,最終核準該企業留抵稅額230余萬元,與納稅人申請金額相同。
截至目前,溫嶺市稅務局通過實地核查,累計發現問題企業28戶,調減留抵稅額500多萬元。
回頭看檢查“答案”,實打實
開展已退稅企業“重點復核”
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意義重大,對于稅務部門而言,退稅流程完成并不是結束,及時“回頭看”,確保落準落穩也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為此,溫嶺市稅務局按照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部署要求,對已退稅企業認真進行“重點復核”。“復核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對存有潛在風險的行業和企業進行再審核、再確認,防止因為數據會審環節的疏漏導致多退、少退。多退的,及時追回已退稅款;少退的,及時更正錯誤,輔導企業應退盡退、應享盡享。”徐朝暉說。
與“數據會審”不同,“重點復核”是對已退稅企業按5%的比例進行抽查復核,對中高風險行業、前期預審環節已發現退稅風險的企業進行全面復核,復核方式以“人審為主,機審為輔”。
水產冷凍行業就是“重點復核”的對象之一。由于水產冷凍企業的特殊性,企業會在休漁期前大量購進海貨進行冷凍存儲,導致企業進項突增。部分企業可能通過自開農產品收購發票來虛增進項,因此行業性風險較高。對此,溫嶺市稅務局先組織全行業進行庫存盤點自查,形成庫存盤點清冊;再對企業庫存情況進行實地抽查,對于賬實不符的企業,根據實際庫存,進行進項轉出或補繳稅款,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截至5月底,通過動態跟蹤112戶存在退稅風險的企業,落實排查回頭看,溫嶺市稅務局共計發現問題企業86戶,累計追回留抵稅額2500多萬元,得到溫嶺市委市政府領導充分肯定。溫嶺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釗表示,溫嶺市稅務局退稅減稅工作組織有序,推進有力,落實有效。
一直在關注浙江省留抵退稅進展的浙江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教授司言武認為,今年退稅減稅規模遠超市場預期,完善風險審核制度至關重要,溫嶺稅務部門探索出的“數據會審、實地核查、重點復核”工作機制,充分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和工作實際,準確平衡了“退得快”和“防得住”的辯證關系,保證了符合退稅條件的企業享受到留抵退稅政策紅利。(記者 李傳翠)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