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掃碼溯源,“水果安全”看得見(主題)
——科技賦能洛川蘋果產業轉型發展(副題)
“滴……”隨著掃碼聲響起,記者手中這顆洛川蘋果的信息已經在手機上呈現出來,唯一標識碼、產品名稱、產地、品級、上市日期等一一標注,還可以看到這顆蘋果生長所在的果園及其從萌芽到成熟再到采摘包裝的各類圖片信息,對消費者所關注的農藥問題還專門單列了農藥成分信息表和相關認證監管資料。另外,在掃碼次數一欄,還可以直觀地判斷自己是否為這顆蘋果的第一個主人。
這充滿科技感的蘋果可溯源二維碼讓消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顆蘋果在來到自己手中之前的全部歷程,實現了蘋果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讓食品安全看得見。
“堅持創新發展,進一步加大數字賦能力度,向科技要效益,讓科技成為洛川蘋果產業化發展的‘助推器’。”對于洛川蘋果產業的發展方向,陜西省延安市洛川縣委書記張繼東說。
走進陜西果業集團,只見機械碼好的一箱箱蘋果正自動運行在入庫軌道上,旁邊一位工作人員正一邊操作著控制面板,一邊盯著入庫后的監控。這些蘋果正在進入的是自動化冰溫立體氣調庫,它擁有多項專利成果,具有貯藏體量大、鎖溫保鮮效果強、全程自動化高效出入庫作業等優點,并實現了無任何污水、廢氣排放的環保無害化運行,可節約結構冷耗13.9%。
“6·18”前夕,陜西頂端果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動智能篩選生產線異常繁忙。一個個蘋果正在流水線上被自動分揀,并且每個蘋果都要做一次“CT”,從各個角度拍攝40張照片,來測算蘋果的疤點、霉心病、光澤、甜酸含量等,再通過自動稱重感應系統智能分級,確保每一個從電商平臺到消費者手里的蘋果表皮完整度統一、個頭均勻、外觀和口感都達到高品質。
“電商平臺為洛川蘋果帶來全面變革。”陜西頂端果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恒亮說,2014年之前,與全國多數初級農產品一樣,果農在田間地頭賣成品果,大企業再通過分銷商銷往全國,僅依靠線下售賣的方式,品質優、口味佳的洛川蘋果很難直接對接消費者。
2013年,洛川縣政府把“洛川蘋果”作為主打品牌,全力發展當地電商產業,拉動產業轉型升級。2014年,依靠電商產業,洛川蘋果線上產值達到400萬元。2015年,洛川縣與阿里巴巴簽訂合作協議,在2016年的淘寶天貓年貨節上,18萬斤洛川蘋果半天被全部搶光。2021年,洛川蘋果的線上銷售額已達12.5億元,品牌價值達到687億元。
10年間,洛川蘋果借助電商平臺乘勢而上,從標準化生產、冷藏冷鏈、分級分選到品種改良、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等,進行了一場全鏈路數字化變革,使洛川蘋果的產業鏈更加完善、全鏈條水平不斷提升、產業效益持續擴大,帶領當地果農走出了一條全新的致富路。
“洛川縣的蘋果科技,從一個縣域來說,是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一個縣。”國家蘋果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院長馬鋒旺表示。
洛川縣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成了西農延安洛川蘋果試驗站,組建了年繁育能力達10萬株的苗木組培中心,建成品種資源圃100畝,儲存品種600多個,并從中選育出了“秦脆”“秦蜜”兩個優系品種。同時,圍繞蘋果品種選育、品種展示、水肥一體化、土壤改良、病蟲害綠色防控和重茬建園等研究內容,洛川在延安率先成立3個院士工作站、1個專家工作站,聘請全國蘋果產業體系知名專家組建成立洛川顧問團和洛川蘋果研究院,為洛川蘋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技術支撐。
“洛川作為全國蘋果產業強縣,始終把發展數字經濟、智慧農業作為產業轉型的重要內容。”洛川縣縣長張晶表示,通過采取科技賦能、品種提純、結構調整等一系列變革性舉措,借助數字經濟平臺,洛川蘋果正在進行一場品質革命,計劃5年內讓“洛川蘋果”的品牌價值達到1000億元。(記者 李潔 張哲浩)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