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吉林省: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秩序正穩步恢復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彭冰 柳姍姍
4月23日下午,吉林省召開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記者獲悉,截至目前,全省500戶重點工業企業因疫情影響停產企業全部復工復產,項目建設呈現加快恢復態勢。用電量、高速省界出入省流量、銀聯消費、稅務開票金額、新登記市場主體等體現經濟活躍度的指標日環比總體呈恢復上升趨勢,全省經濟秩序正穩步恢復。
在推動復工復產過程中,該省堅持分行業、分類型組織,推動重點工業企業分批有序復工復產、穩產滿產,堅持分區域、分地域、分層次指導推進商貿企業、外資外貿企業、招商引資項目有序復工復產。
針對農民返鄉種地難,開展返鄉農民集中轉送工作,解決長春、吉林兩地重點疫區滯留農民返鄉備春耕問題。針對企業員工返崗難,探索建立急需復工復產企業“白名單”制度,“一城一策”動態優化簡化返崗條件。針對企業物流運輸難,明確工業企業跨省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發放流程并對外公布聯系方式,及時回應企業訴求。針對產業鏈供應鏈難題,形成核心配套企業清單,積極對接國家部委和相關省份,建立協調聯動機制,突出解決堵點問題。
為全力助企紓困,該省出臺了《關于應對疫情沖擊進一步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若干措施》,及時兌現5個方面提出22條政策舉措。工信、商務、人社、金融、稅務等部門出臺系列配套措施或實施細則,比如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5大類20項80條便民辦稅繳費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的金融支持,累計為7546戶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辦理貸款延期還本和延期付息214億元,千方百計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恢復元氣。
目前,全省各地正積極組織具備條件的項目陸續開復工建設。其中,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長春市、吉林市,在社會面動態清零后,通過采取閉環施工等方式,有序推動長春市軌道交通5、6、7號線,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光電子信息產業園區、吉林化纖15萬噸碳纖維原絲等一批重大項目率先復工;其他受疫情影響較小地區,項目建設恢復態勢較為明顯,5000萬元以上項目在建率均達到65%以上。
截至4月22日,剔除季節性停產、受資金市場等因素影響停產的企業外,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6.3%。除長春市外,其他市州復工率全部達到98%以上。
同時,該省將物流企業復工復產放在同工業企業復工同等重要位置。公路貨運方面,已累計發放全國統一的新版跨省貨物運輸通行證3.5萬張,已投運非接觸式物流運輸中轉站6個,累計安全中轉車輛649臺次。鐵路貨運運輸干線一直保持暢通,3月以來,發送量同比增長8.4%,省內京哈線開行貨物列車已增加到64對,比去年同期增加9對。全省郵政快遞業已返崗1.5萬人,分撥中心恢復運行95個,城市網點復工860個,末端網點復工1299個,郵件快件積壓已由最大峰值500多萬件,快速降至328萬件。此外,全省已有646戶糧食收儲企業復工復產,2021-2022年度累計收購糧食商品量623.7億斤。
關鍵詞: 復工復產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