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民航局一組亮麗數據,讓無人機這個產業再次進入大眾的視野。
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我國全行業注冊無人機共52.36萬架,這意味著,較2019年末的39.2萬架,同比上漲逾33%。并據統計,2020年,我國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159.4萬飛行小時,同比增長36.4%。
與之相呼應的是,今日無人機指數及相關多只個股飄紅。
中國無人機產業連續兩年一路上漲
無人機概念股上漲的背后,有著實實在在的行業基本面支撐。記者梳理發現,連續兩年,中國無人機產業相關數據一路上漲。
民航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無人機共28.7萬架,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達37萬小時。2019年,我國注冊無人機超過39.2萬架,無人機商業飛行125萬小時。2020年,我國注冊無人機超過52.36萬架,無人機商業飛行159.4萬小時。
由此可見,僅僅2年時間,中國無人機注冊量增加了23.66萬架,增長82.4%;商業飛行增加122萬小時,增長約3.3倍。
此前,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表示,“十三五”期間,無人機新業態迅猛發展,網上注冊開展通航作業的無人機企業超過9700家。
物流配送等行業熱點應用規模漸成
國家民航局相關人士表示,作為一種新業態,我國無人機產業及相關應用發展日益迅猛。這離不開“無人機管理的中國特色探索”,包括“創新無人機發展政策,開展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據悉,目前無人機物流配送是行業熱點,也是中國無人機企業蓬勃發展的主因。
近日,中國國家郵政局發布了《無人機快遞投遞服務規范》郵政行業標準,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正是其注腳之一。
以快遞業巨頭順豐為例,公司透露,擁有通達國內外的龐大物流網絡,包括以“全貨機+散航+無人機”組成的空運“天網”。公司表示,將結合實際業務場景,全面布局物流無人機領域,旨在建設各種復雜場景下無人機大規模商用的研發、試飛、運營的標準管理體系,以實現點對點運輸和異步交接。無獨有偶,記者還了解到,近日,美團關聯公司公開“無人機及物流配送”相關專利。
另外,民航局2019年2月1日發布了《特定類無人機試運行管理規程(暫行)》,推動特定類無人機先試先行。
以杭州送吧公司為例,在獲得城市場景特定類無人機物流試運行“牌照”后, 公司共完成4872架次物流配送飛行,累計飛行里程超過3萬公里。其中,醫療檢驗樣本的配送量超過7000份,服務就診患者愈5000人次。
機構分析師繼續看好無人機未來前景
除物流配送外,無人機應用的場景正在擴大。
開源證券分析師趙良畢表示,工業及消費無人機在5G+工業互聯網大潮下應用加速拓展:民用無人機市場在5G大潮加速來臨下,行業景氣度上升,“5G+工業互聯網”催生工業級無人機增長新空間,5G低時延等特性構建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新增長空間。
其中,工業級無人機方面,目前我國工業無人機主要應用于農業植保方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無人機體量約為128億元,2020年至202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39%,結合5G技術應用場景有望拓寬。
消費級無人機方面,根據FortuneBusinessInsight數據顯示,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有望從2020年的230.2億元增長至2025年的846億元,2020年至202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9.74%。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A股無人機生產公司和提供設備的公司眾多,包括航天彩虹、長鷹信質、威海廣泰、晨曦航空、華訊方舟、煉石航空、山河智能、華力創通、賽為智能、隆鑫通用等,這些公司都將分享產業高速增長的盛宴。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