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業曙光已現?至少美國最大的五家銀行三季度業績報告開始傳遞出這樣的信號。
10月13日、14日,摩根大通、花旗、高盛集團、富國銀行、美國銀行相繼公布其第三季度業績報告。
從五家美國最大的銀行業績來看,形勢已較2020年上半年明顯好轉。此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第二季度,美國整體銀行凈利潤較去年同期驟降70%。
而自三季度起,幾大行多項指標均超出市場預期,財報變得意外“好看”——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凈利潤比上一季度高出兩倍有余,高盛集團凈利潤更是同比飆升92.7%,成為一眾銀行中當之無愧的“業績冠軍”。
一系列積極的數據指標,指向的是大幅下降的壞賬撥備以及正在激增的交易收入。這或可從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熱得發燙”的垃圾債市場和反彈明顯的股市中得到印證。美國垃圾債市場在7月取得了近九年以來的最佳月度表現,并繼續在8月獲得了創紀錄的發行額。同期,美國三大股指漲勢喜人。
盡管業績復蘇的信號高懸,但幾大銀行高管仍然認為“美國經濟并未脫離困境”,并表示“美國經濟將經歷較為漫長的復蘇歷程”。
業績反轉?
疫情當頭,美國最大的銀行取得了比去年同期更高的利潤,這一事實引來市場注目。
摩根大通周二公布的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摩根大通利潤同比增長4%至94億美元,大幅高于市場預期為67.87億美元;營收299.4億美元,市場預期為283億美元;每股收益為2.92美元,市場預期為2.23美元。
比摩根大通表現更為突出的是高盛集團。報告期內,高盛集團利潤同比增長92.7%至36.17億美元;營收107.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市場預期為94.6億美元;每股收益為9.68美元,較去年同期數據翻了一番,市場預期為5.57美元。
分析師稱,高盛的亮眼業績得益于其消費銀行業務不及許多競爭對手。由于缺乏對消費者貸款的敞口,高盛也免于遭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貸款違約率上升的負面影響。
其余三家銀行也以多數出乎市場預料的指標實現“華麗轉身”。
花旗集團方面,報告期內實現營收173億美元,市場預期為172.15億美元;每股收益為1.40美元,市場預期為92美分;凈利潤32億美元,雖較去年同期下降34%,仍高于市場預期16.13億美元。
花旗表示,利潤下降主要是由于信用卡客戶關閉賬戶、減少支出。而且,該季度花旗因風險控制失誤而被罰款4億美元,導致其營運支出達三年最高水平。
美國銀行及富國銀行表現較其余三家銀行雖遜色不少,但仍有指標也超出市場預期。美國銀行三季度每股收益為51美分,略高于市場預期49美分;凈利潤由上一季度的35.3億美元增至48.8億美元;實現營收204.5億美元,略低于市場預期208億美元。美國銀行“樂觀”地表示,在經歷了經濟停擺的最初沖擊之后,當前消費市場正在反彈。
富國銀行營收188.62億美元,略高于市場預期179.68億美元。其余指標則不那么“好看”。其凈利潤同比下降57%至20.35億美元;每股收益42美分,較去年同期幾斤腰斬,市場預期為45美分。
交易收入成拉動業績的一大馬車
結合數據來看,資本市場和投資銀行業務的強勁增長,成為拉動美國五大銀行業務收入的強勁動力。
三季度,更偏重公司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的高盛集團、摩根大通以及花旗銀行交易收入顯著增長,漲幅分別達29%、30%、17%。相比而言,更側重零售業務的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在這方面并無亮眼表現。
具體來看,高盛全球市場交易業務營收達到45.53億美元,同比增長29%。其中,債券交易收入增長強勁,上漲49%至25億美元,股票交易收入增長10%至20.5億美元。
此外,高盛三季度投資銀行業務營收19.7億美元,同比增長7%。高盛表示,今年以來,該公司在全球已宣布和完成的并購、全球股票和股權相關發行、普通股發行和首次公開募股中排名第一。
再看摩根大通,三季度,摩根大通實現債券交易收入為45.97億美元,股票交易收入為19.99億美元,均高于市場預期值。
此外,其企業和投資銀行營收為115.03億美元,同比增長21%。“企業和投資銀行正持續成為公司業績的主要驅動力。”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在聲明中表示。
源自交易收入的“充足馬力”在花旗財報中也可見一斑。三季度,花旗債券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至37.9億美元,創下八年來歷年同期最佳季度表現;股票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5%至8.75億美元。二者均遠超市場預期。
“對我們來說,唯一最重要的事實是,資產質量比人們在2月、3月或4月時想象的要穩定得多……總體而言,這是銀行財報季的一個非常積極的開端。”奧本海默的分析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
幾大行交易收入的大幅增加或許三季度美國的債券市場的交易熱潮有關。在美聯儲大力支持信貸市場、推進企業發債的背景下,今年7月,美國垃圾債回報率一度升至4.8%,達到自2011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低利率環境下,不少美國債市投資者為了高回報率,熱情高漲,買入美國垃圾債,令美國垃圾債市場在7月迎來了近九年來的最佳月度表現,并在8月取得了創紀錄的發行總額。據穆迪統計,8月份以美元計價的高收益債券的發行量逾440億美元,超過其在2012年8月整月330億美元的歷史發行紀錄。
此外,今年第三季度,美國股市也迎來一波凌厲的上漲行情。三季度,美三大股指均漲幅明顯,道指漲1968.95點,漲幅為7.6%;標普500指數漲262.72點,漲幅為8.5%;納指漲1108.74點,漲幅為11%。
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或因錯失這一良機,業績遜色不少。分析師稱,與高盛等其他銀行不同,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沒有大量的資本市場業務,這意味著它們缺少替代收入來緩解低利率帶來的打擊。
壞賬撥備大幅降低復蘇之路道阻且長
除了亮眼的業績以外,幾大行的壞賬撥備規模也并未按市場預期“出牌”。
彭博此前曾匯總分析師預測數據顯示,美國四大銀行在第三季度可能增加了100億美元的壞賬撥備。然而,最新數據顯示,五大行的壞賬撥備均大幅下滑。
具體來看,三季度,高盛壞賬撥備為2.78億美元,環比下降83%;摩根大通壞賬撥備由二季度的104.7億美元大幅下降至6.11億美元;花旗壞賬撥備由上一季度的79億美元降至22.6億美元,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美國銀行三季度壞賬撥備13.9億美元,較上季度51億美元大幅下跌;富國銀行壞賬撥備由二季度的95.7億美元陡降至7.69億美元。
加總來看,五大行三季度的壞賬撥備總額達53億美元,較市場預期顯著降低。而這一點,也成為眾多銀行三季報業績遠超市場預期的一大支撐。
業內人士認為,幾家銀行的業績之所以得到提振,原因恰恰在于沒有撥備出很多資金用于覆蓋未來的貸款損失。
然而,這并不意味著,美國經濟基本面已開啟復蘇。幾大銀行高管普遍表示,他們沒有改變未來可能出現重大虧損的看法。他們將繼續為潛在損失持有準備金,并預測明年失業率將保持高位,更多客戶可能開始拖欠貸款。
摩根大通預計,從明年下半年開始,消費者業務資產組合將出現實質性虧損,比最初預期的要晚。“銀行的基本情況有所改善,但不確定性仍然很高。鑒于消費者情況良好,我們認為直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出現真正的實質性損失。”摩根大通首席財務官Jennifer Piepszak說。
花旗預計,明年年底的失業率將為6.4%,此前預期為5.9%;該行還認為,明年國內生產總值可能僅增長3.3%,此前預期為5.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3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表示疫情帶來的衰退對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傷害,全球經濟復蘇前路漫長且易受挫折。IMF表示,今年美國經濟將萎縮4.3%,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到2021或者2022年才能夠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