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啤酒行業曾經的“老大哥”,陷入中年危機的北京燕京啤酒集團公司(以下簡稱“燕京啤酒”;000729.SZ)舊疾未愈,如今再添新傷。
10月8日晚間,燕京啤酒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
《投資者網》就相關情況聯系燕京啤酒,公司方面回復表示:“公司已召開董事會推舉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謝廣軍先生代行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責,直至選舉產生新的公司董事長為止。公司已對各項工作進行妥善安排,該事項對公司經營管理工作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將確保公司正常運營、規范運作。”
高層“落馬”,燕京啤酒的股價應聲而動。10月9日晚收盤,A股燕京啤酒股價下跌2.02%,收盤價8.26元/股,總市值約為232.81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燕京啤酒在面臨營收與凈利潤雙雙下滑,進軍高端市場成效未顯的窘境之時,又遭遇董事長被調查風波,此番變動無疑讓燕京啤酒又雪上加霜。
酒類營銷專家蔡學飛對《投資者網》表示:“燕京啤酒整體品牌價值感較低,缺乏高品質代表產品,高端化進程緩慢;加上疫情的影響,企業今年的業績影響較大,董事長被調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品牌形象,動搖資本信心,進而干擾市場渠道銷售,但是對于消費市場層面影響有限。”
董事長被立案調查
10月8日晚間,燕京啤酒公告表示:“近日燕京啤酒收到通知,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趙曉東先生因涉嫌職務違法,被有關部門立案調查并采取留置措施,不能正常履職。”
而在今年9月17日,趙曉東在其主持的公司臨時股東大會上,剛剛順利連任燕京啤酒的非獨立董事、董事長職位。
趙曉東的工作軌跡主要在燕京啤酒。公開資料顯示,趙曉東自1998年進入燕京啤酒工作,2017年6月被選舉為燕京啤酒第七屆董事長,再到今年9月連任公司董事長,現年48歲的趙曉東已在燕京啤酒工作了近22年。根據Wind數據,2015年至2019年,趙曉東的薪酬均為70.8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10月底,燕京啤酒6位副總經理因退休原因辭職。市場有觀點認為燕京啤酒50后年長管理層的全面離場,被視為以趙曉東為代表的少壯派全面推動公司改革的序幕。而此時趙曉東被立案調查一事,無疑是讓燕京啤酒的全面改革蒙上了一層陰影。
需要警惕的是,中國酒企董事長被立案調查對上市公司造成不利影響的事件早有先例。前有貴州茅臺,其原董事長袁仁國被立案調查之后,先后就有10多位高管涉案被查;后有舍得酒業,其董事長劉力等多名董監高于今年9月被公安機關立案調查,舍得酒業也因控股股東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被ST,戴帽后,ST舍得連遭三個跌停。如今,燕京啤酒又將面臨怎樣的后續沖擊呢?
針對董事長被立案調查一事,燕京啤酒公司公告表示:“公司已對各項工作進行妥善安排,該事項對公司經營管理工作未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公司工作暫由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謝廣軍先生主持,各項經營活動正常開展。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將確保公司正常運營、規范運作。”
公開資料顯示,謝廣軍1967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工程師。歷任燕京啤酒設備科副科長、計算機室副主任、企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信息中心主任、副總經理、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北京燕京啤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F任燕京啤酒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常務副總經理,兼任北京燕京啤酒投資有限公司董事。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投資者網》表示:“燕京啤酒是國企,國企最大的優勢是干部梯隊的培養以及整個內控體系的完善。趙曉東被立案調查、燕京啤酒更換董事長對燕京啤酒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管理無太大影響。”
業績表現不佳
資料顯示,燕京啤酒主營啤酒、露酒、礦泉水、啤酒原料、飼料、酵母、塑料箱的制造和銷售。根據燕京啤酒2019年年報披露,公司啤酒的生產及銷售業務占公司主營業務的90%以上。公司目前擁有控股子公司50余個,遍布全國18個省(直轄市),銷售區域輻射全國。
燕京啤酒是中國最大啤酒企業集團之一,成立于1980年,1997年成功登陸深交所,上市第二年,燕京啤酒實現凈利潤1.87億元,穩居啤酒行業第一梯隊。然而,這位啤酒行業的老大哥,如今其“霸主”地位早已讓賢,經營業績也已呈現下滑態勢。
《投資者網》梳理燕京啤酒財務數據發現,燕京啤酒在2013年達到業績高光時刻,實現營業收入137.48億元,歸母凈利潤6.81億元。隨后公司的營收便開始出現了四年連降,2014年至2017年,燕京啤酒的營收分別為135.04億元、125.38億元、115.73億元、111.96億元,分別變動-1.78%、-7.15%、-7.70%、-3.26%。歸母凈利潤方面,2016年、2017年,燕京啤酒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12億元、1.61億元,同比變動-46.90%、-48.30%,近乎腰斬。
自2017年趙曉東接任董事長后,燕京啤酒之后兩年的業績稍有起色。2018年至2019年,燕京啤酒的業績出現微增,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3.44億元、114.68億元,同比增長1.32%、1.10%;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0億元、2.30億元,同比增長11.47%、27.76%。
但是好景不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燕京啤酒的營收與凈利均呈下滑態勢。2020年半年報顯示,燕京啤酒上半年實現營收55.65億元,同比下滑13.88%,歸母凈利潤2.69億元,同比大幅下滑47.46%。
此外,燕京啤酒的業績增長率在行業中也處于低位。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48.3%、11.47%、27.76%、-47.46%,低于青島啤酒的21.04%、12.6%、30.23%、13.77%,和華潤啤酒的86.8%、-16.85%、34.29%、11.12%。
業績表現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資本市場對燕京啤酒的信心。作為唯一沒有外資進入的上市啤酒企業,燕京啤酒在2015年達到了12.9元/股的高峰,此后連年走低。
進軍高端市場成效未顯
近年來,國內啤酒消費市場的發展逐步由“量”轉“質”,從大眾類、同質化產品的競爭轉向高品質、個性化產品的競爭。目前,啤酒行業競爭日益激烈,啤酒行業的競爭升級、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對啤酒技術質量管理和產品內在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業績不振的燕京啤酒,也正在朝著高端化布局試圖自救。2019年,燕京啤酒陸續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鮮、燕京八景文創產品等中高端個性化新品,積極著力布局高端市場。2020年,燕京啤酒進行一系列的品牌年輕化轉型。5月,燕京啤酒簽約王一博作為品牌代言人;攜手《乘風破浪的姐姐》進行抖音直播帶貨等多重花式營銷等。
但是燕京啤酒年報中卻一直未曾披露公司的“中高端產品營收及占比逐步提高”的具體情況。燕京啤酒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1-6月,燕京啤酒實現啤酒銷量209.69萬千升,同比下降了18.68%。而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1-6月中國啤酒產量為1714.2萬千升,燕京啤酒的市場占比僅為12.23%,而同行企業青島啤酒440.6萬千升、市場占比為25.7%,華潤啤酒603.9萬千升、市場占比為35.23%,相比之下,燕京啤酒市場份額占比較低。
燕京啤酒對《投資者網》披露,“燕京啤酒的全國大單品燕京U8已成厚積薄發姿態。據統計,燕京U8僅在雙節前一周市場調撥量環比增長30%,在大型商超、連鎖餐飲,燕京U8已成為酒水飲料品類的‘帶貨王’。”
相較于燕京啤酒在高端市場布局的積極舉措,市場上卻有不同的聲音。蔡學飛認為:“燕京啤酒多年來一直在發力中高端產品,并且嘗試以產品差異性來提升品牌年輕化程度,包括定制酒在內的多種銷售模式變革,但是中國啤酒消費升級趨勢明顯,而且呈現碎片化趨勢,在這樣的趨勢下,燕京啤酒整體品牌價值感較低,缺乏高品質代表產品,因此高端化進程比較緩慢。”
朱丹蓬則認為:“燕京啤酒在高端化布局方面缺乏資金與市場投入,高端化、全國化進程難以完成。”
在銷售費用方面,燕京啤酒投入低于同行。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燕京啤酒的銷售費用在14億元至15億元之間,未有較大變動。而同期,青島啤酒、華潤啤酒的銷售費用則在50億元左右。在2020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銷售費用6.17億元,在總營收中占比為11.08%,低于青島啤酒的18.27%、華潤啤酒16.81%。
蔡學飛認為:“客觀的說,中國啤酒競爭已經擺脫工業淡啤的價格競爭,更加強調品牌、品質與場景的多元化消費趨勢,燕京啤酒的突圍方向依然是加快品牌的高端化,以及高品質產品的研發與培育,以社群化營銷為新的發展方向。”
如今,面臨業績壓力與董事長被查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燕京啤酒迎來新一任掌門人,是否會加速推動燕京啤酒進軍高端市場發展進程,改變當前的業績頹勢?
蔡學飛認為:“由于出現重大負面新聞可能出現的連帶問題,燕京啤酒短期內出現重大戰略調整的可能性比較小,同時考慮到下半年的啤酒銷售相對為淡季,因此這段時間,燕京啤酒應該是以維持當前政策為主。”朱丹蓬則認為:“不會這么快出現改變。”
燕京啤酒則強調,未來,燕京啤酒將以“強大品牌、夯實渠道、深耕市場、精實運營”這四大關鍵舉措作為戰略轉型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 燕京啤酒
責任編輯:Rex_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