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000876)12月4日晚間公告,公司決定繼續加大在生豬養殖業務的投資力度,建設廣西河池等9個生豬養殖項目,項目總投資額為89.52億元。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發現,如果上述項目均順利實施,年出欄量合計將達到686.5萬頭,同時帶動飼料增量207.4萬噸。
就在這兩天,國內“養豬大戶”紛紛披露11月份肉豬銷售情況,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初步統計發現,國內最大養豬企業溫氏股份今年前11個月銷售肉豬超過1700萬頭,比去年同期少了300萬頭。另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目前全國生豬存欄下降基本見底,11月以來,全國豬肉價格已經連續4周回落,降幅超過20%。
“天南海北”布局養豬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新希望布局的9個生豬養殖項目遍及“天南海北”,且基本上都在2020年7月至9月間竣工進豬。
在南方地區,新希望布局了4個生豬養殖項目。其中位于廣西的項目有2個,分別為河池年出欄5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南寧年出欄12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滿負荷生產后,合計能提供優質商品豬170萬頭,同時能夠帶動飼料增量51萬噸。在湖南郴州,新希望將新建年出欄15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并帶動飼料增量45萬噸。而在湖北襄陽,新希望將新建年出欄35萬頭生豬產業項目,同時能夠帶動飼料增量10萬噸。
滿負荷生產后,南方地區4個項目年出欄量合計達到355萬頭,同時帶動飼料增量106萬噸。
北方地區也是新希望的布局重鎮。公告顯示,布局在山東青島萊西市的生豬養殖項目,規劃年出欄達到200萬頭,同時能夠帶動飼料增量60萬噸;河北定州年出欄7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同時能夠帶動飼料增量21萬噸。還有2個項目位于遼寧省,分別為黑山高家年出欄30萬頭生豬產業項目、黑山臥牛新建年出欄15萬頭生豬產業項目。
滿負荷生產后,北方地區4個項目年出欄量合計達到315萬頭,同時帶動飼料增量96萬噸。
除此以外,新希望還將在菲律賓新建年出欄16.5萬頭商品豬項目,該項目建設周期為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項目竣工后即可進豬。項目相關補貼政策尚不明確。項目滿負荷生產后,同時能夠帶動飼料增量5.4萬噸。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發現,如果上述項目均順利實施的話,年出欄量合計達到686.5萬頭,同時帶動飼料增量207.4萬噸。新希望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有利于公司主營業務做大做強,有利于推進公司區域產業布局,有利于公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公司同時強調稱,資金來源為20%自有資金,80%銀行貸款,不會對公司財務及經營狀況產生不利影響。
溫氏股份肉豬銷量
同比降300萬頭
就在這兩天,國內“養豬大戶”紛紛披露11月份肉豬銷售情況。
溫氏股份(300498)11月份銷售肉豬81.94萬頭(含毛豬和鮮品),收入35.55億元,銷售均價35.09元/公斤,其中銷量同比下降,銷售均價同比上升,主要是受國內生豬供給偏緊導致價格上升所致。記者初步統計溫氏股份逐月披露的銷售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公司合計銷售肉豬1700余萬頭,收入342.59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溫氏股份今年前11個月銷售肉豬同比減少300萬頭。
正邦科技(002157)11月銷售生豬35.53萬頭,環比增長13.09%,同比下降38.24%;銷售收入10.44億元,環比下降10.87%,同比增長15.55%。商品豬(扣除仔豬后)銷售均價30.50元/公斤。未經審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516.58萬頭,同比增長3.32%;
累計銷售收入95.28億元,同比增長40.92%。正邦科技表示,2019年11月,公司生豬銷量環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根據市場情況,適度釋放產能,全年累計出欄量550萬頭~600萬頭的經營計劃保持不變。
傲農生物(603363)11月生豬銷售量為3.40萬頭,銷售量同比增長24.81%。今年前11個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61.49萬頭,銷售量同比增長60.78%。
金新農(002548)11月生豬銷量合計2.06萬頭,收入合計6808.54萬元,銷量同比增長20.33%收入同比增長288.43%。今年前11個月,公司累計出欄生豬36.65萬頭,累計銷售收入6.32億元。
生豬供給側出現積極變化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12月3日消息,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表示,在各項扶持生豬生產政策的推動和市場拉動下,養豬戶補欄增養的積極性顯著提升,生豬生產呈現明顯恢復勢頭。
從10月份的監測數據看,生豬生產的重要指標都出現了積極變化。一是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0.6%,這是19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意味著生豬基礎產能已經開始恢復。二是規模養豬場生產恢復快,三是生豬生產恢復面不斷擴大。
東北、西北和黃淮海地區生豬恢復比較快,黑龍江、陜西、河南、吉林、山東、安徽等12個省份生豬存欄止降回升。西南、華南地區產能下滑也趨緩??偟目?,能繁母豬存欄回升,生豬存欄下降也基本見底。雖然11月份數據還沒有完全采集上來,但按這個趨勢,11月份的生產形勢應該會更好?,F在看市場總供給的預期較好,不支持豬價持續走高。
近日,中南六省(區)防控應急指揮部聯合發布《關于中南區試點實施活豬調運有關措施的通知》,明確自今年11月30日起,中南六省(區)開始試行通過“點對點”從區域外調入肥豬。
據中南區的監測統計,11月30日以來,從區域外調入的豬肉和活豬數量沒有明顯的變化,豬肉價格總體穩定。綜合判斷,在中南區試點實施活豬調運有關措施不會成為額外的漲價因素。楊振海分析,從供給看價格,進入11月以來,漲價預期也在降溫。據農業農村部對200個批發市場監測調度,全國豬肉價格連續4周回落,降幅超過20%。12月1日豬肉價格為每公斤41.48元,比11月1日價格高峰的每公斤52.40元下降了10.92元,降幅達20.84%。(記者 臧曉松)
責任編輯:Rex_08